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教案表格式
第三單元第1課時編寫者樓燦飛編寫時間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第1課 我們周圍的材料設計理念課 時教 學目 標科學概念: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過程與方法: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學資源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
學
過
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5.調查結束后,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第三單元第2課時編寫者樓燦飛編寫時間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第2課 哪種材料硬設計理念課 時教 學目 標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索興趣。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學重點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教學難點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教學資源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教
學
過
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出示紙和木頭,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再出示金屬一條,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果,可能會出現方面,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可以用刻劃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就表示它比較硬,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看怎樣做能劃出痕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出示活動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打“×”。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結果,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么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學生的舉例,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用手摸一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電 教師演示,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觀察電燈泡是否發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觀察銅絲發生了什么變化?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50頁,了解一個飲料罐的生產過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過程中,要消耗哪些資源,會產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