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火山教學設計
教學時,首先通過圖片讓學生看到真實的火山噴發的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再用演示實驗加以課件的演示進行講解說明,使學生很容易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過程。然后讓學生全班交流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和資料。使學生多方面的了解到更多有關火山的知識以及地球內部的構造。使課堂教學進行的順利,學生興趣更濃。
因此,我覺得在科學課中圖畫的運用、教師的演示實驗、圖片、文字的多方面結合,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對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很有幫助,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交流的舞臺,使學生能學到課內學不到的知識內容,把課外搜集的資料拿到課堂來交流,使更多的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但也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才能真正的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6、《火山》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1、飲料瓶、透明膠布、氣球、針,水、紅墨水、水槽等每組一套。
2、教師(學生)準備關于火山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
二、教與學的目標:
1、學會查閱書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流意見。
2、能用簡單器材做火山噴發模擬實驗。
3、了解火山噴發現象;認識火山形成的原因;認識火山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包括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火山爆發嗎?請說一說你知道的有關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發時的視頻,認識火山噴發時的現象。
提問:看了這些視頻資料,你有什么問題?
②學生發言
(從學生的講述中選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對人類有什么危害?”等幾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2、分析有關現象,做出假設。
①提問:從這些現象中你對地球內部有哪些認識?(地層的構造)
學生討論。
(地球表層有一層層的巖石,內部溫度非常高,呈熔巖狀態,壓力非常大等。)
②提問:你認為火山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做出假設,并對別人的看法發表意見。老師按學生的假設整理出幾條意見。(地球內部的熔巖溫度非常高,壓力非常大,從地表板塊裂縫處或薄弱處噴發出來,就形成了火山。)
3、設計實驗。
各小組自行討論:怎樣利用桌上的材料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呢?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實驗并匯報。
4、 學生按自己的設計方法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記錄。
5、匯報、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及得出的結論。
(學生可能作出的實驗:①先用氣球裝上水,再用針扎上小孔后的噴水現象模擬火山噴發,②在飲料瓶一側扎上一個小孔,用透明膠布粘住,瓶內灌上水,加入紅墨水染紅,擰緊蓋子,用力擠壓瓶身,水將透明膠布沖開,形成“火山噴發”。)
6、討論:通過實驗,現在你們認為火山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7、出示地殼變動,火山發生的課件,總結火山的成因。
(三)、科學與生活
8、討論:火山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播放視頻(影片《烈火熔城》片斷。)
學生講述搜集的有關火山帶給人們的災難的資料。
問:火山帶給人類哪些益處呢?
學生討論:
(形成地熱資源,形成礦產,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等)
(四)拓展活動
9、布置課后活動。
收集有關資料,辦一份火山風景區旅游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