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第二單元 溶 解第一時 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教學目標:
1. 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腫的變化。
2. 引導學生經歷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解釋的過程。
3. 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面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面粉、高錳酸鉀、砂糖在水里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師備:調好的兩杯干凈的鹽水和糖水。
生備:五個透明的杯子、水槽、食鹽、面粉、沙、高錳酸鉀、砂糖、漏斗、濾紙、鐵架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兩杯干凈的鹽水和糖水。
師:“老師這里有兩杯飲料,你猜猜是什么飲料呢?想嘗嘗味道嗎?”
“說一說,品嘗到了什么味道?你認為它們分別是什么東西制作的?”
“你看見這杯水中的糖和鹽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糖和鹽等物質在水中會有哪些變化!
二、探究內容:
1. 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1)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用筷子輕松攪拌一分鐘。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
(2)觀察比較攪拌成的兩杯混合物。
師:“食鹽在水里溶解了嗎?”
“沙在水里溶解了嗎?”
(3)討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現象能使我們知道“沙在水里沒有溶解”?
2.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師:“食鹽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鹽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卻很難被溶解。面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用筷子輕輕攪拌一分鐘,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
(1) 比較面粉和沙、鹽在水中的變化有什么不同?
(2) 混合在水中的沙、鹽在水中的變化有什么不同?
(3) 討論: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3. 觀察高錳酸鉀和砂糖的溶解。
(1) 在兩個玻璃杯里各裝半杯水,分別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和砂糖。仔細觀察并描述水、高錳酸鉀、砂糖的變化。
(2) 用筷子輕輕攪動一下水,繼續觀察并描述水、高錳酸鉀和砂糖的變化。
(3) 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4. 整理我們的觀察研究結果。
(1)比較各種物質在水中變化的異同。
食鹽 沙 面粉 高錳酸鉀 砂糖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物質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3)小結溶解的特征:物質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或沉淀的方法分離出來。
三、全課總結。
四、課外拓展:
了解還有哪些物質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