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我像誰教學設計
3.火眼金睛
下面同學們來辨別一下課本p14頁,一張全家福的子代與父代之間的不同。
(學生辨別并匯報)
五、動植物的變異現象
1.我會用
跟遺傳一樣,動植物之間也存變異。下面拿出你準備的樹葉看一下這些樹葉是否全部相同?為什么會這樣?其它動物呢?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同一棵樹上的多個樹葉進行比較,并討論回答。)
2.我知道
你知道哪些描寫變異現象的諺語么?
(學生討論并匯報。如: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龍生九子,九子各異等等。)
3.小結
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說,沒有遺傳,就沒有物種的延續;有了變異,生命世界才能夠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
【這一活動目的在于把人的變異現象擴展到植物和其它動物,使學生了解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意識到到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從而使學生初步從宏觀上感知生物界的遺傳與變異現象。】
六、班級差異大調查
1. 引導探究問題
咱們知道了生物體存在遺傳與變異現象。現在咱們就來做一個班級差異大調查。
2.解釋標準
(①選定幾個特征進行調查。如:有無耳垂、單雙眼皮、舌頭能否卷曲、頭發曲直等等。
②由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解釋清楚每個標準的定義。)
3.小結
我們調查出的這些就是人與人的差異,如果這些差異是因為環境的改變而產生的,那這些差異就會遺傳下去。
【本活動設計的目的是通過比較人之間差異的活動,鞏固課堂探究的成果,加深對遺傳與變異現象的認識,培養學生觀察與比較、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
七、拓展活動
同學們課下調查一下,有沒有同學的父母都是帶近視眼鏡的?近視這個現象是變異的么?
參考資料:
人還會變異么?
會。因為我們現在就在無比緩慢的變異當中。 別看現在我們活的平平淡淡的,其實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變異,但別把變異這個詞看得畸形化了。變異等同與進化和畸形化。進化是人類歷史的演變基礎,這不用多說了,特征的逐漸變異,時間相當長; 而畸形化則是在短時間內,因外界因素發生的基因體格型的突變(比如輻射),算進化也算退化或都不算。這就是人們覺得畸形可怕的地方,但可以肯定這種變異的幾率非常小,對人類整體變異發展不具影響,并且這種沒有經過時間自然保證承受的外因變異大多是有害和被淘汰的。
進化就是無限的變異,力求在這個世界自然中力保生存。所以人會不斷隨著需要而變異 這是正常的生物發展史(evolution),生物學上也有叫生物變異史。就好比我們現在的人如碰到n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古猿人,他們就會認為我們是怪物,是異種。而許多少年后人類又因什么發展原因變得不同,當他們重新審視我們的時代,會覺得現在的人不是“人”。 所以變異沒什么好怕的,關鍵是理解變異的真意。
附件: 教學設計腳本
教學流程 素材說明
一、 激情導入 揭示課題
1. 找父母
2. 引導找特征
需要三位同學父母的照片
二、 學習人類的遺傳現象
1. 我與父母
2. 火眼金睛辨父母
3. 討論分析遺傳現象
4. 繼續討論
需要父母的照片
三、 學習動植物間的遺傳現象
1. 提出新問題,討論動植物間的遺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