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我像誰教學設計
2. 講解新知識。
3. 學生交流知道的描寫遺傳現象的諺語。
4. 我會推理
課件出示動植物間的遺傳圖片,配鋼琴曲《秋日私語》
課件出示小狗的圖片
四、 人類變異的現象
1. 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新問題
2. 講解變異現象
3. 火眼金睛
需要父母與自己的相片
需要課本p14的全家福圖片
五、 動植物的變異現象
1.我會用
2.我知道。
3.小結。
需要課前準備的同一棵樹上的樹葉
需要關于變異的諺語
六、 班級差異大調查
1. 引導探究問題
2. 講解調查標準
七、 拓展活動
調查父母都近視的同學
4、《我像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人體特征,進一步提高比較分析和推理能力;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認真求實,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
二、重難點
了解什么是人體的遺傳和變異現象,并知道遺傳和變異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現象,為學習下一課遺傳變異的秘密打下基礎;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每人準備一面鏡子,一張全家福照片
2、教師事先收集全班同學及其父母的單身照片。
3、有關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生肖像描述:請學生口頭描述班級內同學的肖像特征,其他同學猜猜說的是誰,若能猜出來,則說明這位同學描述成功。通過這個游戲,能很快的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生在描述時,為了能描述的具體形象,就要抓住同學的最主要的人體特征來描述,這樣就使學生盡快地進入角色。
2、師:看來,我們每個人的長相都有各自的特征,在茫茫人海中,你的特征總是區別于其他人,(多媒體演示學生站隊放學的情景,緊接著出現本班幾位學生的鏡頭特寫),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我像誰”)
(二)、制定方案
1、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遺傳和變異
學生對鏡觀察自己具有哪些明顯的特征,注意提醒學生觀察要仔細、全面。
學生匯報觀察的結果,要求敘述語言要連貫、有條理,用詞恰當。
結合學生的匯報師講解:從具體特征看,有些人是直發,有些人是卷發;有些人是雙眼皮,有些人是單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沒有耳垂等等,我們可以把這些特征分成若干類,同時多媒體出示書8頁的圖,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特征的代號。
指出:象這樣如果人體之間的某一特征具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表現形式,就可以把它作為研究人體遺傳現象的素材。
(三)、實施探究
多媒體出示課本的畫面的插圖,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圖上四位同學的舌頭和頭發分別有什么不同。
師發放事先收集的照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本班同學的父母(本組同學找其他組同學的父母照片)。在活動中,師適當參與小組活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優勢。
學生匯報活動結果,說出你們組是怎么找的,根據哪些特征找的。通過這個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經歷了發現遺傳的全部過程。面對如此豐富的素材,學生要想正確分離出班級內同學的父母,就要認真仔細地觀察比較,在頭腦中就能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師進一步說明:早在公元300~4xx年,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就發現,凡是有親緣關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顯相似的特征,因此,人們把子女總是與父母保持著某些相似的特征的現象叫作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