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材分析
3、學生能力訓練要活
在進行課堂練習時,設計如下題目:如,小明身高132厘米,爸爸身高1.75米,小明和爸爸的身高比是_______。這是預防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解決生活中比的問題,也要單位統一。再如: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14厘米,寬是1厘米,一個圓形的半徑是1厘米。寫出圓形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之比,并求出筆直。這是拓展創新的題目,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要求比較高,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學生在完成這題時,要先利用已有知識求出長方形和圓形的面積,然后再利用所學的新知識寫出比和求出比值。再如: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8人,根據這個信息你能寫出幾個比?這是思維開放的問題,不僅具有針對性,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還具有開放性,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利于能力的提升;學生根據觀察,可寫出男生與女生之比、女生和男生之比、男生和全班人數比、女生和全班人數比、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比、全班和男生人數之比。
4、互動生成要活
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生成資源,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思維過程,也許是很有價值的。如在學生獨立探索長方形的關系時,學生也許會說:“我發現長方形aced的面積都是24。”這時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發言,讓孩子們進行討論,從而更深一步體會到我們研究的比是長與寬之間的比,而不是面積之比。再如學生在匯報時,要體現交流有效性,多問問學生“你聽明白他的發現了嗎?”“對于他的發現,你有什么看法?”“誰還有和他不一樣的看法?”等等,來溝通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對所發現規律進行歸類整理,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交流的實效性
5、結論表達多樣性
學生在探究匯報時,為了能更利于表達自己的思路,可引導孩子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利于觀察和發現規律;可邊說邊指著圖形,利用數形結合的形式,增強直觀性。
6、學生的體驗要活
概念教學,外延要豐富,內涵要抽象。只有讓學生充分的去體驗了,才有利于概念的抽象。教學中,不僅要通過數形結合,利用探索長方形之間的關系,發現長÷寬、寬÷長之間的倍數關系,體會“兩個數相除”使學生對“比”有一些體驗;還要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馬拉松選手賽跑的路程和時間的數據與騎車的路程和所有時間的數據,讓學生體會到比較誰的速度快,實際上就是要路程÷時間,看哪個比值大,體會“兩個數相除”;算蘋果的價錢,就是要用總價÷數量,算出總價與數量的比,看哪個的比值小,體會“兩個數相除法”。經過這樣直觀層面的體驗,學生對于概念的抽象就較為容易。在課后的鞏固練習中,再通過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 “黃金比”、找生活中的比等活動,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加深對概念的鞏固。
三、把握教育內涵,素質發展要厚。
素質的內容包含了人的方方面面,有生理的、心理的、體能的、智力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所謂素質教育實際就是全面的發展教育。作為數學教學的任務不光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促進學生均衡和諧發展。
1、培養學生全面的、仔細的考慮問題的習慣。
探究長方形關系時,要鼓勵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當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找到了圖abd的長÷寬=1.5時,要鼓勵他:“你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真不簡單!但如果你能再仔細觀察,更全面的思考,你會有更驚喜的發現.”在匯報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進行評價“你真會思考!能將幾個相像的長方形聯系起來觀察比較。”“你真能干,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寬÷長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這樣言傳身教,學生會體會到考慮問題要全面周到,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