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案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除法關系的過程,理解比與除法的關系,會把除法算式改寫成比的形式。2、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教學難點:比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過程:課前游戲:在上課前我們來玩個游戲,請同學們兩只手各拿一支筆,左右手同時畫一個長方形。同桌比比,誰的兩個長方形畫得更像。老師看到好幾個小朋友都說自己畫得像。你有什么辦法來證明誰畫得更像嗎?學了今天這節課你肯定有辦法來證明了。教學過程:一、 提供實例,感受比的意義。1、(出示淘氣的照片a)這是大家都認識的淘氣,這里有幾張也是淘氣的圖片(出示bcde)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幾幅圖和圖片a像,哪幾幅圖不像?生:圖bd像,ce不像。師:你認為像或不像可能和圖片的什么有關?生:面積生:周長生:圖片的長和寬2、為了便于研究,我們把這些圖片都放到方格紙中。(點擊課件,隱去照片,出示長方形的長與寬數據。)3、研究像或不像的圖片與圖a的長與寬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小組合作探究。溫馨提示:1)四人小組合作組長做好記錄,并總結匯報。2)研究長與寬的關系,在數學上可以用算式表示。(學生小組合作,填表)表一:我們組研究的是圖()與圖a的關系:研究過程:研究結果: 4、生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把像的分成一組,不像的寫到另一組。書寫時注意引導學生用除法算式,及兩個除法算式靠一起。)5、現在你能歸納一下怎樣的圖片像,怎樣的圖片不像了嗎?講解比: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剛才我們在研究長與寬的關系時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在數學中,通常,我們把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板書課題:比,)請同學們自學課文p50師:從自學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什么是比?(出示概念)你能把它改寫成比的形式嗎?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同桌說一說。6、比和除法有什么關系?(前項相當于被除數…后項不能為0)7、現在你能用比來解釋怎樣的兩幅圖片像或不像嗎?(按統一的方法把他們的長與寬相比,得到的比值相同的就像。)8、現在,你能用比的知識來說明你剛才畫的兩個長方形像或不像了嗎?(同桌驗證剛才游戲時畫的長方形。) 二、知識拓展,理解不同類量的比。1、比不僅能幫助我們解釋像與不像的問題,比還能幫我們解決更多生活問題。2、(出示速度圖)誰的速度快?(生試做,完成表二)表二:誰的速度快? 路程時間速度(寫出算式)比馬拉松選手 騎車人 (生匯報,師板書:40÷2=20,45÷3=15)試改寫成比,比值20表示什么?(速度)它是誰和誰的比?(路程與時間的比就是速度)3、運動會中我們可以找到比,接下來我們到水果市場去看看。(出示價格圖)哪個水果攤上的水果便宜?(生試做完成表二)表三:哪個攤位(a,b或c)上的蘋果便宜?攤位總價數量單價(寫出算式)比a b c 小結:比值5表示什么?它是誰和誰的比?(a水果攤的總價和數量的比是單價。)三、深化練習,理解比與運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