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生活中的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比的意義,會讀寫比;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通過研究、討論、交流,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教學難點: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教學關鍵:抽象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教 學 具: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觀察發現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籃球小巨人,姚明的一張照片。2、攝影師利用電腦軟件將姚明的照片進行處理,分別得到了圖片b,c,d,e。 (出示圖片b,c,d,e)認真觀察,哪幾張圖片與圖a比較像?學生匯報(圖b和圖d比較像。)二、探究新知1、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呢?這些長方形的長與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研究看書48頁,像圖a這樣,標出每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后在本子上算一算。看看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3、指名說一說指生說出長是寬的幾倍,寬占長的幾分之幾。a:6 ÷ 4 = 1.5 b:3 ÷ 2 = 1.5d:12 ÷ 8 = 1.5c:3 ÷ 8 = 3/8e:8 ÷ 2 = 4 ) 過渡:我們用除法找到了每個長方形的長與寬之間的關系,其實除法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4、看大屏幕指名讀,完成表格,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算。過渡:離開了馬拉松賽場,我們又來到了水果攤位前。5、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單價等于什么?攤位a,怎么填?b呢?你得出什么結論?指名匯報。6、解決剛才這三個問題,我們都運用了什么運算方法?像上面那樣,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指名說。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生活中的比。(板書)6÷ 4寫成比的形式6∶4,,讀做“6比4”。(板書) “∶”叫比號,“:”這個讀作比號,那么比號是怎么來的呢?出示幻燈片。(十七世紀,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認為,因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所以比號與除號有一種親緣關系。而比號與除號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 “÷ ” 中的小橫線去掉,于是“∶”就成為了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比的后項。6:4=6÷4=1.5,這里的1.5這是這個比的比值,看,怎樣求比值?用比的前項除以就得到比值。真聰明,考考你。7、求比值15∶3 = 9∶2= 3∶4=比值可以是哪些數?剛才我們認識了比的各部分名稱,你記住了嗎?我來指,你來認,聽到聲音后再搶答。8、你能說一說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3:2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3÷2 除法表示一種運算 被除數除號 除數 商 分數 表示一種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它們分別表示什么呢? 指名完整的說一說。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嗎?有什么要強調的嗎?所以比的后項也不能為06、剛才我們認識了比,學習了如何求比值,知道了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就走進生活,尋找比,運用比。三、鞏固練習一、說一說你的理解誰來讀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2、你能聯系實際說說“1:4”的含義嗎?(3—5人)能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