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教學問答
第二,安排學生把百分數與分母是100的分數相互改寫,把百分數與后項是100的比相互改寫,并交流改寫的思考和方法。如第99頁“試一試”,練習十九第 4、5、6題。前一類改寫能加強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和百分數的讀寫技能,也為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作了鋪墊。后一類改寫溝通了百分數與比的聯系,既進一步體驗了百分數的意義,還理解了“百分數可以叫做百分比”。
第三,利用練習十九第3題,弄清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這道題里的分數都是分母為100的分數,其中有的是百分數,有的則不是。通過判斷“哪幾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哪些不能?”再一次凸現百分數的意義。當分數具有一個數與另一個數“倍比”(幾倍或幾分之幾)的意義時,它與百分數在意義上是一致的,可以寫成百分數的形式。當分數表示一個數量是多少的時候,它不具備百分數的屬性,不能寫成百分數。
第四,利用第99頁“練一練”,練習十九第8、9題,體會百分數與1的關系。在“練一練”第1題里,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其中的涂色部分和未涂色部分都是“1”的百分之幾,同一圖中的兩部分合起來剛好是大正方形,與圖對應的兩個百分數之和是100%。可見,任何一個百分數都有相應的“1”,當百分號前面的數小于100時,這個百分數小于1;當百分數的分子是100的時候,這個百分數等于1。把這些認識應用到第8題,就能把整個下載任務看成“1”,通過100% - 65%算出還有35%沒有完成。第9題擴展對百分數的認識,至誠超市和大達超市的營業額分別比佳美超市多20%和少15%,這兩個百分數都把佳美超市的營業額看作“1”,表示至誠超市營業額的百分數120%(1 + 20%)大于1,表示大達超市營業額的百分數85%(1 - 15%)小于1。
第五,百分數只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不表示兩個數量各是多少。第101頁第10題,如果100人表演團體操,其中男生有40人;如果200人表演團體操,其中男生有80人。男生的具體人數都是根據“男生人數占40%”的含義推算出來的。可見,這個百分數只表示參加團體操表演的男生人數與總人數的關系,只表示男生人數在總人數里所占的份額。這個關系與份額是確定的,至于男生究竟有多少人,還與參加表演的總人數有關。由此可知,第11題兩個學校的女生人數不一定相同,盡管兩校的女生人數都占學生總數的49%。
問:關于百分數與小數或分數的相互改寫,教材在編寫上有哪些特點?
答:例2與例3分別教學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我們知道,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時候,一般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可見,小數化成百分數是分數化成百分數過程中的一步,這是例2與例3的內在聯系,也是教材依次編排這兩道例題的主要原因。教材引導學生應用小數與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經歷改寫過程,理解方法,發現規律,形成技能。教材編寫注意了以下幾點:
1. 創設需要改寫的問題情境。例2比較王紅和李芳完成仰臥起坐的情況,實質上是比較1.15 與110%兩個數的大小。其中一個是小數,另一個是百分數,需要化成相同形式的數才能看出誰大誰小。例3把調查獲得的3/5與2/7分別用百分數表示,直接提出了分數化成百分數的要求。這兩道例題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提出改寫數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受改寫數的表示形式是有意義的活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