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例(十二冊數學全冊教案)
(一)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內容:教材第30-31頁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練習六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用比例的意義或性質判斷兩個比成不成比例;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什么叫做兩個數的比?請你說出兩個比。
2、 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3、 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比,知道怎樣求比值。今天就根據比和比值來學習比例,并且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 教學新課
1、 教學比例的意義。
讓學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較每組里兩個比的比值有什么關系。(指名板演)
(1)3:5 24:40 (2) 7.5:3
說明3: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兩個比相等,可以寫成:3:5=24:40
這個式了表示兩個比怎樣?
和7.5:3也有怎樣的關系?為什么?
這個式子也表示什么?
誰來說一說,上面兩個等式表示的是怎樣的式子?
2、 下面兩個比之間的哪些○里能填“=”,為什么?
1:2○3:6 0.5:0.2○5:2
1.5:3○15:3
提問:填了等號后的式子是什么?1.5:3和15:3為什么不能組成比例?
要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可以看它們的什么?
3、 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先寫出兩次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
提問:怎樣判斷這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讓學生判斷并寫出比例。
強調:只有兩個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組成比例。
讓學生根據比例的意義,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3:6=5:( ) 0.8:( )=1:
4、 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向學生說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并在原來板書的比例下面板書。
1.2:3=2:5
內項
外項
讓學生看著開始組成的比例,說一說其中的外項和內項。
讓學生計算上面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項的積,口答結果。
提問:你發現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項的積有什么關系?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并讓學生說一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請你說一說外項和內項。
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寫出積相等的式子:
3;8=1.5:4
5、 教學“試一試”
出示“3.6:1.8和 ”。讓學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
三、 鞏固練習
1、 提問: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怎樣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2、 完成練一練。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練習。
3、 做練習六第1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4、 做練習六第2題。
讓學生判斷,在練習本上寫出來。
5、 完成練習六第3題。
學生先觀察、計算,然后口答,說明理由。
四、 布置作業
練習六第4、5題。
教學后記:
(二)解比例
教學內容:教材第32頁例2、例3,“練一練”和“試一試”練習六 第6-11題,練習六后的思考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解比例的意義,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和比例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新
1、 做第32頁復習題。
讓學生先思考可以怎樣想。根據思考的方法在括號里填上數。
2、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日答)
4:3=2:1.5 x:4=1:2
3、 引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