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例(十二冊數學全冊教案)
在這條直線上,當時間的值擴大時,路程的對應值是怎樣變化的?時間的值縮小呢?
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右表。
3、 總結正、反比例的特點(異同點)
由學生比、說
三、 鞏固練習
1、 練一練第1、2題
2、 p49第1題。
四、 課堂小結:
正、反比例關系各有什么特點?怎樣判斷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關鍵是什么?
五、 作業
p49第2題(1)(4)(5)(6)(9)
六、 課后作業
1、 p49第2題(2)(3)(7)(8)(10)
2、 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關系的量并分析。
教學后記:
(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練習
教學內容:p50第3——8題,正反比例關系練習。
教學目的: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能根據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正確判斷,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二、 基本知識練習
1、 正、反比例意義
提問:什么叫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關系?用字母式子怎樣表示正、反比例的關系?判斷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的關鍵是什么?
2、 練:950第4題。
先說出數量關系式,再判斷成什么比例?
三、 綜合練習
1、 練習:p50第5題
想一想:這三種數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式,你能找出哪幾種比例關系?
口答并說說怎樣想的。
2、 做練習十二第6題、第7題
第7題評講時追問:在一個乘法關系式里,什么情況下某兩個數成反比例:什么情況一某兩個數或正比例?
3、 做第8題
提問:從直線上看,支數擴大或縮小時,錢數分別怎樣變化?
四、 延伸練習
下面題里的數量成什么關系?你能列出式子表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1、 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要行200千米,每小時行50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0千米,2.5小時到達。
2、 某工廠3小時織布1800米,照這樣計算,8小時織布x米。
五、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進一步認識和掌握了哪些知識?
六、 作業
《練習與測試》p25第五、六題。
教學后記:
(九)正、反比例應用題
教學內容:p51-52例1、例2,正、反比例應用題
教學目的:認識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理解掌握這種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判斷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
(2) 路程一定,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二、 導入新課
說數量關系,判斷成什么比例,列出等式。
一臺抽水機5小時抽水40立方米,照這樣計算,9小時可抽水x立方米。
三、 學習新課
1、 學例1
(1) 將導入題中的“x立方米”改成“多少立方米?”
(2) 討論:怎樣用比例的知識來解這道題止的導入題的想法能給我們啟示嗎?
(3) 試一試:學生練習講解例題,教師根據情況作點撥。
(4) 小結:說一說用正比例知識解答這道應用題要怎樣想?怎樣做?
2、 數學“想一想”
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并說說列等式的依據。
3、 教學例2
(1) 出示例2,讀題
(2) 討論并試一試:能仿照例1的解題過程用比例的知識解答例2嗎?
(3) 說一說:將自己的解法及想法告訴大家。
教師作點撥
4、 學習“想一想”
獨立練習后班次講
5、 小結:解題思路
(2) 判斷比例關系
(3) 找出對應數值
(4) 列出等式解答
追問:你認為解題關鍵是什么?
四、 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
2、 練習十第1題
評講時比較異同
五、 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