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例(十二冊數學全冊教案)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
2、 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口答,并要求說明理由。
3、 做練習八第2題(小黑板)
讓學生把成正比例關系的先勾出來。
指名口答,選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y和x這兩種相關的量成正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看什么?
五、 家庭作業。
練習八第3題。
(六)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內容:p42~43,例4、例5、例6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目的:1、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正確判斷或不成反比例關系。
2.掌握判斷成不成反比例關系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學具操作:
按要求拿小棒(共24根):12根、8根、6根、4根、3根、1根各可拿幾次:并填表
每次取小棒根數 12 8 6 4 3 2 1
次數 2 3 4 6 8 12 24
引導學生研究:兩組數量關系中兩種有關聯之間的關系與我們上一課所學內容相同嗎?
二、 新課展開:
1、 出示例4
根據問題討論:
(1) 表中有哪兩種量?
(2) 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3) 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乘積各是多少?
(4) 求出積后,你發現什么規律?
回答上述問題并作點評
提問:這里的24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什么?
2、 學習例5
出示p43三個問題讓學生研究后回答。
老師作小結。
3、 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 說明什么是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反比例關系。
追問: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如果用x和y表示這兩種相關聯的量,用r表示他們的乘積,那上面的這種關系怎樣寫呢?
4、 具體認識
(1) 例4時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2) 例5呢?
(3) p46第4題。
5、 學習例6
(1) 怎樣判斷成不成反比例?
(2) 學生嘗試做例6。
老師評講:
三、 鞏固練習
1、 判斷導入題中的兩種理成不成反比例。
2、 p44,練一練,第1、2題
3、 p46第6、7題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懂得了什么?
五、 課堂作業:
p46第5題(1)(4)(5)(8)
六、 課后作業
第5題剩下的題目。
教學后記:
(七)正比例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內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目的: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判斷下面兩種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 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 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 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 工作時間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總量。
二、 新授。
1、 揭示課題
2、 學習例7
(1) 認識:“千米/時”的讀法意義。
(2) 出示書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逐一回答。
(3) 提問:誰能說一說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可以寫成什么樣的關系式?
(4) 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別表示兩個表的內容。
當( )一定時,( )和( )成( )比例關系。
還有什么樣的依存關系?
(5) 教師作評講并小結。
(6) 用圖表示例7中的兩種量的關系。
指導學生描點、連線
觀察:在表里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關系的是一條什么線?a點表示什么?b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