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比的基本性質
6、鞏固:0.32:0.24 1.5:45 3:0.6
7、誰來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學生交流,教師總結:在化簡比時,如果是整數比我們只要將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如果是分數比,要把這個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如果是小數比,先要把小數比根據小數的位數(以一小數位數多的為標準),乘以10、100或1000……化為整數比,如果還不是最簡單的整數比,則要化簡為最簡單的整數比。
三、 鞏固提高
練一練第2題:獨立完成,指名板演,組織評析
四、布置作業:第73頁第6題:獨立完成在課堂作業本上,組織交流。
課前思考:
高教導設計的這一課時的教學預案思路非常清晰,我會認真學習并內化。
在復習部分,我想是否可增加分數的通分和約分,讓學生能以此來回憶分數的基本性質。
例3教學比的基本性質,用表格呈現了4瓶液體的質量和體積。教學活動從寫出各瓶液體質量和體積的比,并求出比值開始。先把比值相等的3個比寫成等式,再得出比的基本性質。由于有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除法商不變規律的經驗,尤其是提示了“聯系分數的基本性質想一想”,學生理解比的性質應該是順利的。教材編寫放得很開,正是出于上面的考慮。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聯系舊知來驗證、領悟比的基本性質。
結合比較4∶5、16∶20和40∶50,看出4∶5比另兩個比簡單,體會它的前項與后項都是整數,而且只有公約數1,不能再化簡了。學生由此能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的含義,更能自然地過渡到化簡比的教學中去。
例4教學化簡比,三小題分別是化簡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在教學這三小題化簡比的過程中要及時組織學生小結不同的方法,尤其要讓學生加深對最簡比這一概念的理解。高教導的教案中已體現了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我要特別注意。
課前思考:
對于比的基本性質,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其內容,更重要的是會應用,即化簡比。例題的3道小題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各種情況化成最簡整數比的方法:(1)是整數比,一般要把比的前項和后項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2)是分數比,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以兩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轉化成兩個整數比再化簡;(3)是小數比,第一步應用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位數的方法化成整數,再化簡。練習時要求學生說一說怎么想,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學過的知識。
課后反思: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和學會運用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比,教學難點是如何靈活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反思今天的課堂教學,在化簡比這一環節上教學時有點粗糙,沒有充分利用例題4向學生講清化簡比的基本思路。例題呈現的三個比是比較典型的,分別是由兩個整數組成的比、由兩個分數組成的比、由兩個小數組成的比。在進行化簡比的過程中,遇到第一種情況是尋找這兩個整數的最大公因數,然后用比的前、后項同時除以這個最大公因數進行化簡;第二種情況是找到這兩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后用比的前、后項同時乘這個最小公倍數,得到兩個整數組成的比,再用第一種情況的方法進行化簡;第三種情況先將這兩個小數擴大相同倍數變成兩個整數,再化簡。大部分學生能理解和運用學到的方法來進行化簡比,但實際練習中還遇到更復雜一些的情況或是需要選擇最佳方法,由于剛學習這一新知識,還不能達到這一水平,需在下節練習課中進行這方面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