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比的基本性質》競賽課教案
教學目標:1、學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能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難點: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比,說說你對比的理解?怎樣求比值?
2、比和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
二、啟發(fā)誘導,教學新知
1、先求比值,在觀察這幾個比有什么關系?
3:4 = 6:8= 12:16=
得出:3:4=6:8=12:16
2、每兩個比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規(guī)律性的變化?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大小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3、揭示課題:《比的基本性質》。即時互動,教師說一個比,生說一個和它比值一樣的比。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學生理解“化簡比的”含義,利用商不變性質,我們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jù)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分數(shù)約分成最簡分數(shù)。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即化簡比。以4:6為例,教師要說明符合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比的前項,后項必須是整數(shù),二是這兩個整數(shù)必須是互質數(shù),也就是這兩個整數(shù)只有公約數(shù)1。
2、判斷:下面哪些比是最簡比
6:9 2:9 4:22 7:13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我精心設計了這組練習題,不但鞏固了剛學的概念,還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
3、出示例題:(1) “神舟”五號搭載了兩面聯(lián)合國旗,一面長15cm,寬10cm,另一面長180cm,寬120cm。
a學生嘗試完成,師巡視指導,要求寫出化簡過程。
b師生共同講評:教師板書過程。問:化簡比的結果是什么?
讓學生明確還是一個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0.75:2 :
師:觀察0.75:2 這個比,并與例1比較,有什么不同之處,怎樣把小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比值不變?引導學生可以乘整十整百的數(shù),變成整數(shù)。學生獨立完成。問: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0.75轉化成分數(shù),:2怎樣化簡呢?引導學生想辦法去掉分母,前項和后項可以同時乘4。最后出示:,想一想怎樣化簡?
教師強調:不管選擇哪種方法,最后的結果都是一個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而不是一個數(shù)。
4、做一做
①32:16 0.15:0.3 : :
說一說:如何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四、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判斷(多媒體展示:)
2、選擇
3、填空
六、課近尾聲,知識梳理
問: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七、板書設計:
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