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六上)
3 替換前后的數量關系各是什么?(分別把替換前后的數量關系寫一寫,也可以用圖畫或者線段圖表示)
小組交流:
知道怎么替換了的同學請舉手
你們在替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替換有什么好處。
請你在四人小組里面和同學交流一下。看看同學們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樣?
1 替換有什么好處?
2 你替換的方法和其他同學完全一樣嗎?
結合課件畫面講解,板書
一艘樓船--替換--5艘走舸(每條走舸乘坐的士兵數量是樓船上士兵人數的1/5)
課件展示:
替換前
(10走舸與1樓船橫排,出示數量關系:10艘走舸和1艘樓船上一共裝了105名士兵)
替換后
(15走舸,出示數量關系:15艘走舸一共裝了105名士兵)
讓學生計算。并講一講過程(數量關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見解):還有其他的替換方法嗎?(課件要可以在兩種方法間自由切換)
兩種方法都講解完后,讓學生說說替換的好處。
四、鞏固立新: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東吳又準備用船和馬車同時向軍營輸送糧草,已知每條運糧船比每輛馬車能多運15袋糧食,2條運糧船和5輛馬車水陸并進,剛好能把100袋糧食一次運到軍營,每條運糧船和每輛馬車各運了多少袋糧食?
這個問題還能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嗎?
請學生說說如何替換?
板書:一條運糧船----------替換----------(一輛馬車+15袋)
讓學生在自備本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
實物投影展示替換方法。(最好選文字和圖畫各一份)
數學是需要簡潔和凝練的,看趙老師怎么來做。。。
強調計算的時候是個倒推的過程,是先減還是先除,不能忘記什么?
課件演示思考過程。
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替換前后的數量關系分別是什么?
學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請學生說說替換的好處。
五、博古通今:
學校閱覽室為了讓大家能閱讀三國的故事,進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國演義》,一共花費了410.4元。每本《三國演義》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別求《三國演義》和《四大名著》的單價。
學生獨立完成
讓一學生上黑板進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圖)。
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把四大名著換成三國演義
并讓學生體會把三國演義換成四大名著雖然也可以計算,但是比較繁瑣。
六、自編自演:
大家家里都買過名著沒有?小紅她也想買些書來閱讀,所以她就把平時的零花錢都放到儲蓄罐里儲存起來。
請大家開動腦筋,根據 5角硬幣 1元硬幣 儲蓄罐 三個詞語,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換策略解決的應用題。(可適當加上數據條件)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準備以后經常使用這個策略嗎?說說原因。對于這個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學的呢?經驗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