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 用方程解決問題
南京市第四中學 林青 郵編210029【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初步感受方程作為刻畫客觀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2. 經歷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尋找等量關系
教學重點
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包括列方程、解方程,并根據實際問題的意義檢驗所得結果是否合理,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建立方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本節課以開放式的課堂形式組織教學,讓學生處在不同的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引導、探索、討論、概括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
1、 情境創設一
剛剛過去的暑假對大家來說仍然記憶猶新。在炎熱的夏季里,我們最熟悉、最喜愛的一種冷飲是什么?從而引出情境1中的問題:有某種三色冰淇淋45g,當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比為1:2:6 時,口感較好。你認為這種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是多少?
這里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變式一 把原題中的1:2:6更改為2:3:5,情況如何?
變式二 把原題中的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比為1:2:6更改為咖啡色、紅色的比為1:2,紅色、白色的比為1:3,那么如何解決呢?
2、 試一試
提出問題:一張桌子有一張桌面和四條桌腿,做一張桌面需要木材0.03m³,做一條桌腿需要木材0.002m³。現做一批這樣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m³,共做了多少張桌子?你能用方程來解決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
問題一 如何設未知數 ?問題二 列方程所需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之間的相等關系是什么?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探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初步體驗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并讓學生自己歸納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3、 情境創設二
在長長的暑假里,父母為了豐富我們的假期生活,回在工作之余帶你們出去旅游。從而引出以下問題:暑假小敏去桂林旅游5天,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小敏是幾號出發的?
學生自然回聯想到月歷,引出月歷中的數的特征:每行中相鄰兩數相差1,一列中相鄰兩數相差7。此時再回到原題中,易知:這五天的日期為連續的自然數,問題轉化為五個連續自然數的和為20,此時學生較易列出方程求解,同時回憶了月歷的特征,為下面的數學游戲作鋪墊。
4、 大家都來做游戲
出示游戲規則:按照下列月歷中涂色的方式,將你所選的數的和告訴大家,讓大家來猜 一猜這些數。
用多媒體出示月歷中涂色的方式,讓學生在事先準備好的月歷中算出各數的和。
5、 想一想
你能用2x2的正方形框在月歷中圈出4個數的和為21嗎?若能,請說出這4個數;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體驗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考慮結果是否符合題意,檢驗這一步驟是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6、 思維拓展
請你根據“數學實驗室”中的游戲,再編一個游戲,并列出方程求解。這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公布你的涂色的方式,將你所選的數的和告訴大家,讓大家來猜 一猜這些數。
此處教師可根據學情,再給出幾種涂色的方式,作為課后學生之間的一種娛樂方式。
7、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