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下冊第2~4頁 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提出目標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左看(向右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8層(下降8層)。(4)李大叔今天掙了500元(虧了500元)(5)知識搶答中,我得了20分(扣了20分)(6)今天溫度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2、提出學習目標。
二、合作探索,學生展示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神秘數學王國,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小黑板出示)。
①六年(2)班上學期轉來3人,本學期轉走2人。
②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虧損1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3千克,小華輕了 1千克。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學生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3)學生展示交流 (如:+3 -2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3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3人,添上“-”表示轉走2人(板書:+3 -2),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2”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二。
“-”,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3”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3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3)。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折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教學例2。)
(2)聯系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并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發言板書。
強調: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