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認識(一) 教案
課題數的認識(一)課時1班級六(5)編寫者一、教材內容分析1. 六年級下冊第76~77頁。2.這節課是在小學階段所學數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系統、全面的回顧與整理,主要復習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數的意義以及它們的聯系和區別,為以后進一步復習數的性質和運算打下基礎。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數的意義,理清各數之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2、感受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用數表示事物并進行交流。
3、經歷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歸納概括的能力。三、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一般應包括學生的年級段、年齡特征、已有的基礎、興趣、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等。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這節課屬于概念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點多,依據新課標精神,我主要采用了引導發現法,在進行自主探究活動時,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卡片,進行探究和發現,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另外還運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多媒體課件和 卡片。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情境導入,回顧數的認識
師:“數學課總是在和數打交道,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小學階段我們都學過哪些數?”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過這些數?”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76頁的情境圖,師:“圖上面也有一些數,你知道這些數的含義嗎?”
師:看來我們學習過的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今天我們就來整理一下有關數的知識。板書課題《數的認識》總復習。學生回答: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學生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數一是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是讓學生對所學舊知進行回顧,為后面的歸納和整理做好準備。
(二)自主探究,形成知識網絡
1、分類整理
出示卡片問:“以前我們是零零散散的學習了這么多數,今天我們要對這些數進行整理和復習,你準備怎么整理?”
肯定他們的整理方法,接著告訴學生:有2種學習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種,由老師幫助你們整理:第二種,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完成數的知識網絡圖。”小學生探究意識較強,自然而然會選用第二種學習方式。然后就組織學生4個人一組,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出示自主探究活動要求,并提醒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邊思考邊討論以下幾個問題(課件):
1、你認為哪些概念之間有聯系,可以放在一起?
2、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理由是什么?
3、你認為哪個概念最重要?把它找出來。它又包含哪些概念?
2、拓展閱讀,加深理解
問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天天都要用到數,你們知道數從哪里來嗎?”課件展示介紹數字的發展史。學生說出什么方法,
小組合作,議一議、擺一擺,放手讓他們去討論、去探究。然后分組上臺匯報交流。匯報時,說說為什么這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