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假設”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并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假設”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重點難點: 用“假設”的策略,理解題意并解決實際問題。 怎樣使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課前準備: 投影教學過程: 一、回顧 昨天,我們學習了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替換、假設策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二、例題教學,探索新知 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園劃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幾只? 提問: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3) 集體匯報 第一種方法,假設10只都是大船,教師畫圖演示。 通過圖示我們可以看到,能多坐8人,每只小船比大船少坐1人,那應該有幾只小船呢? 怎樣列式呢? 教師板書。(5×10-42)÷(5-4) 3、小結 解決這道題目運用了哪種策略?第二種方法,假設10只都是小船,會是怎樣的情況呢?教師板書。(42-4×10)÷(5-4)第三方法,如果假設大船和小船的只數各一半,會怎樣呢? 出示表格,大船的只數
小船的只數
總人數
和42人比較
5
5
5×5+4×5=40
少了2人(4)比較通過討論,我們找到了幾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上面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5)檢驗:我們可以把我們求出的答案代入原題中,看看是否符合題意,來檢驗題目解答是否符合題目要求。 三、鞏固反思,提升策略。 練一練 第1題: 如果假設都是兔,你能設計這樣的四個問題嗎?小組討論完成,并匯報。 第2題:提問:要算到怎樣才能夠解決問題? 3.讀一讀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是我國古代數學名題之一。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本領?你有什么想法或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七3、4板書設計:
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
練習設計: 1、雞和兔放在一只籠子里,其中頭有29個,腳有92只。問:籠中有雞兔各多少只? 2、某次數學競賽共20道題,評分標準是:每做對一題得5分,每做錯或不做一題扣1分。小華參加了這次競賽,得了64分。問:小華做對幾道題?教后記:參加備課人員
六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
本課初備
課時
共3課時,本課第3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運用替換和假設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和假設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重點難點: 用“替換、假設”的策略,理解題意并解決實際問題。 怎樣使用“替換、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課前準備: 投影教學過程: 一、策略回憶 提問: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個有什么訣竅,或說關鍵是什么?可以討論一下再回答 二、鞏固提升 1、練習十七第2題。 提問: 你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準備怎樣替換?關鍵是什么? 集體反饋。 2、練習十七第3題: 提問: 你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準備怎樣替換?關鍵是什么? 集體反饋。 3、練習十七第4題 集體反饋時,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三、你知道嗎? 電腦出示 提問:你能理解題意嗎?你會解答嗎?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掌握了什么本領?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