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法(第2課時)
課前思考:
在例2之前,乘法只用于求相同加數的和。教學例2之后,乘法還可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這是乘法概念的擴展。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新含義,教學時要注意:首先是加強分數意義的理解。用10朵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紅花的圖畫,對10朵的1/2作出具體而形象的解釋。教材說:“求10朵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并寫出算式10×1/2。還說“求10朵的2/5是多少,可以用10×2/5”。在分數意義的平臺上,指出分數乘法的實際應用。利用10×1/2和10×2/5這兩個實例,概括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還要溝通新舊算法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乘法。如果比較算式10×1/2和10÷2,能夠發現它們都是求10的1/2是多少,都是把10平均分成2份。雖然運算不同,意義卻是相通的。同樣,算式10×2/5和10÷5×2都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2份,都是求10的2/5是多少。例題教學中要注重通過不同計算方法的比較,讓學生反復體驗分數乘法。
例2列出的算式都是分數乘整數,它們的計算方法已在例1里教學。所以10×1/2、10×2/5都可以讓學生計算,要提醒他們先約分,再相乘,盡量使計算過程簡便些。實際教學中,學生們可能還會出現一些教師課前未曾預料的問題,課堂上教師還要有較好的教學機智來靈活應對。
鞏固練習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是學生經歷“現實問題→數學問題→數學方法”的過程,要讓學生體驗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課后反思:
由于上節課中學生還不能很好的先約分再計算的優勢,在復習環節讓學生做了這4個計算:5×4/15 12×3/8 21×11/14 15×13/21,計算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前兩題先約分或先計算都行,后兩題則是先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并通過比較例題的兩種方法的列式和比較,體會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到分數乘法是整數乘法的進一步拓展。
上了十天的課,我覺得學生整體做題速度太慢(尤其是付令、顧文曄),導致沒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有三個練習題沒講解。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想辦法對學生的解題速度加以訓練。
課后反思:
今天的數學課上,在教學例題2時,我讓學生先根據題目意思說說題中的兩個分數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對于這兩個分數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而且在課中,我已經在向學生悄悄地滲透數量關系的分析,如例2中求紅花有多少朵、綠花有多少朵,我讓學生思考求紅花有多少朵就是求什么,求綠花有多少朵又是求什么。最后在例題學完后揭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計算”。
練習八中的第9、10、11題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而且在計算之前,我都先讓學生進行了估算,讓學生感悟到分數越大,那么這個數的幾分之幾也就越大。
作業正確率較高,但少數學生計算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錯誤,主要還是約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課后反思:
由于例題中有具體直觀的圖形,所以學生能借助直觀的圖形理解體會“1/2”這個分數在這里的具體含義,使學生從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過渡到分數實際問題,通過對兩種方法的對比,加強對了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在復習練習中,我也注重讓學生找單位“1”的量,并用自己語言解釋分數意義,從而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