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5、虛擬的圓錐
(1)先讓學生猜測:一個長方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一個圓柱。那么將三角形制片繞著一條直角邊旋轉,會形成什么形狀?
(2)通過操作,使學生發現轉動出來的是圓錐,并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錐。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四、總結
關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2)圓錐的體積
教學內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現“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教師讓學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板書: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