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整數(通用15篇)
分數乘整數 篇1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分數乘法
第一課時:分數乘整數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通過主動探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的算理。概括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較熟練的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演繹推理、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邏輯美。
重點: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難點:總結概括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熟練的計算。
教學法:預習----反饋-----指導-----練習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3+3+3+3+…+3=( )( )=( )
10 個
2、2/29+2/29+2/29+2/29= ( )
也可以理解為( )個( )相加的和是多少?
列式為:( )( )
同樣: 3/4+3/4+3/4+3/4+3/4=( )( )=( )
5/8+5/8+5/8=( )( )=( )
3、3/7+3/7+3/7+3/7+…+3/7=( )( )=( )
140個
4、預習課本第8頁例1:
“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步的2/11”,把( )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 )份,人跑一步的距離是這樣的( )份。跑三步的距離是這樣的( )份。
看書理解掌握列式和計算過程。
二、預習反饋,探究新知:
1、學生匯報預習指導,老師了解學情。糾錯指導。
2、指導學習例1:
電腦顯示幫助理解: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11份,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這樣的2份,跑三步的距離就是這樣的6份,(23)即為袋鼠跳一下的6/11。
2/113=6/11
3、師:通過學習理解,你知道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了吧。練習一下:請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再說出計算結果。
2/74= 5/193= 35/13=
小結: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計算。
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數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三、課堂練習:
1、6/74= 5/115= 310/13= 123/4= 155/18=
注意:在計算過程中,能與約分的先約分比較簡單。因此:先約分再乘好!
2、4個5/9相加的和是多少? 6/7的35倍是多少?
3、2/5米=( )厘米 7/50噸=( )千克
4、一只樹袋熊一天可以吃6/7千克的桉樹葉。21只吃3天一共能吃多少千克的桉樹葉?
5、不計算比較大小:說明理由。
6/79○6/7 6/71○6/7 6/76/7○6/7 51/2○5
拓展滲透:分數乘法的意義的第二層含義: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五、布置作業。
分數乘整數 篇2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塊)
方法2: ×3=+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3=和 + + =×3=,說一說一個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塊)
用乘法算: ×3=+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
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 = = (塊)
方法2: ×3= + + = = =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 ×3= 和 + + = ×3= ,說一說一個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 = = (塊)
用乘法算: ×3= + + = = =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發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塊)
方法2: ×3=+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3=和 + + =×3=,說一說一個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塊)
用乘法算: ×3=+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發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5
課題一:分數乘整數(a)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1,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相同,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教師把例1的圖做成教具,以供教學演示時使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做教科書第16頁“復習”的第(1)題.
先讓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計算.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整數乘法的意義.使學生明確整數乘法的意義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做教科書第16頁“復習”的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這兩道題各有什么特點.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同分母分數相加,而右邊的題三個分數是相同的,同樣是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教師:像右邊的題求幾個相同的分數相加的和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乘整數.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先讓學生說一說題意.然后根據學生說的題意出示準備好的教具.
教師:每人吃了塊,要求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可以用加法計算.)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計算過程.
用加法算:++===(塊)
教師:求3個相加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你能根據整數乘法的列式方法列出這道題的乘法算式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乘法算式.
用乘法算:×3
教師:這個算式中的是什么數?(相同加數.)
“算式中的3是什么數?”(相同加數的個數.)
教師:“從這個算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那么,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呢?”
教師讓學生先按加法進行計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乘法算式的后面寫出計算過程.
用乘法算:×3=++=
教師:分子上的2+2+2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2×3.)
教師接著把計算過程寫完.
用乘法算:×3=++====(塊)
2.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師引導學生對照計算過程,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師:“如果用乘法代替加法,只看×3和的計算過程,你發現分數乘整數是怎么計算的?”(分母不變,只用分子與整數相乘.)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最后,概括出書上的結語: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接著教師說明以后計算分數乘整數時,不必再寫加法算式,直接根據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就可以了.同時指出,為了計算簡便是,上面的乘法計算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可以這樣寫:
×3==
3.做教科書第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第1題,讓學生看圖寫算式,使學生明確求相同分數的和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從而進一步明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第2題、第3題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指名再說一說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以及怎樣使計算簡便.對×8如果有的學生沒有先約分。要提醒學生應該先約分再計算.由于×8的計算結果是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3).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一的第1題.
要求學生仔細審題,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二的第2、3題.
分數乘整數 篇6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單元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3、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4、 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單元重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單元難點:
1、 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答這類應用題。
2、 分數乘法計算法則的推導。
1、分數乘法
(1)分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授 1、 利用 + + 教學分數乘法。 (1) 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 ) (2) 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9,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_____=9。同學們想想看,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 出示例1,畫出線段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列式: ×3 = ) 3、 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 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 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三、練習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 “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么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
分數乘整數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9頁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利用類推法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 相同;在此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歸納并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且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交流學習數學的感受,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計算法則的推導
教學方法:類推法、猜想驗證法、歸納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 師口述:
① 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12×5)
② 6個0.5呢?(0.5×6)
③ 3個 是多少?你會列式嗎?( ×3)
師:這是個新內容,大家也會列式,真了不起。知道我們剛才用的是什么數學方法嗎?(類推法,類推法就是由原來的舊知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似處類推出和它實質一樣的新知識。這是我們學習數學時常用的一種方法)
2、 引入: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研究的分數乘法中的第一個問題:分數乘整數(板書課題)
二、 合作探究、歸納法則
1、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都想知道關于它哪些方面的知識?
生1:分數乘整數該怎樣計算?
生2:在計算時有什么要求或要注意的地方?
師:同學們的想法可真好。那就請帶著這些問題進入我們今天的時空隧道吧。
2、 師:大家知道嗎?出示:
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離是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
你們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好,大家先獨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3、 師:誰愿意先來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生1:我列的是加法算式: + +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即: + + = =
生2:我列的是乘法算式: ×3
我想:要求人跑3步的距離是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3個 就是 。
即: ×3=
生3:老師,我列的也是乘法算式: ×3
但我是這樣計算的:用分子“2”和整數“3”相乘得6,寫在分子的位置上,分母不變。和他們結果一樣,也得 。即: ×3= =
師:同學們的做法和想法都不錯,哪怕有的是猜想也很了不起!如果大家把乘法和加法聯系起來思考,大家的思路會更明朗的。
×3,大家說就是求3個 是多少,我們就可以寫成3個 相加的形式,即: ×3= + + = = = 。現在大家再來看 ×3的計算過程,清楚了吧。其實在今后計算時,可以把借助加法思考的這些過程省略,寫成: ×3= =
4、 師:觀察分數乘整數的計算過程,同桌說一說我們是怎樣計算分數乘整數的?
生: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師:誰來再說一說?(多找幾個學生說說,加深理解和記憶)
三、 運用新知、鞏固練習
1、師:現在你會計算分數乘整數了嗎?我們先闖第一關:
⑴計算: ×6(學生獨立計算)
⑵成果展示:生1: ×6= =
生2: ×6= = =
生3: ×6= =
師:還有不同的做法嗎?好,誰愿意來評價一下這幾位同學的做法?
生1:這幾位同學的計算方法掌握得都不錯,但是第一位同學到最后也沒有約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生2:我最欣賞第三位同學的做法,因為他在計算過程中進行了約分,這樣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生3:第二位同學也約分了,我和他的做法一樣,我們是嚴格按照計算法則進行計算的。
生4:我也認為第三位同學方法是值得借鑒的,雖然第二位同學也進行了約分,但他是到最后才進行約分的,數比較大,約分時我們不容易看出來,而第三位同學在計算過程中約分,數比較小,我認為不容易出錯。
師:大家怎樣認為?
師:大家的確很有眼力,在計算分數乘整數時,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看來,我們在計算分數乘法時還不能提筆就做,先觀察有沒有要需要約分的,誰把這些技術性的問題處理好了,誰的技能真的就提高了。
師:大家會計算 ×6了,那6× 又該怎樣計算?
生1:這道題不用計算了,結果和 ×6一樣。
生2:計算方法也和前面一樣,用整數和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師:就請同學們寫出它的計算過程吧,寫好后,同桌相互檢查一下。
3、 現在來闖第二關:看誰計算得又快又好。(三位同學板演)
×4 ×8 2×
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做得怎樣?(不錯,方法掌握了,還能在計算過程中做到先約分,再計算,真棒!)
4、 下面是最后一關,看誰能順利通過,注意把握機會喲!
根據提供的信息來解決問題:
(1)一袋面包重 kg ,3袋重多少千克?
(2)1只樹袋熊一天大約吃 kg的桉樹葉,10只樹袋熊一星期大約能吃多少千克桉樹葉?
①獨立完成。
②交流:你對哪道題有興趣,就向大家介紹哪道。
師:誰順利通過了這三關,祝賀你,在你的本子上批上“優秀”,又錯的同學改正后,也可以批“優秀”。
四、 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你的收獲一定不小,那就請你用不同的方式來展示一下吧!
分數乘整數 篇8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塊)
方法2: ×3=+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3=和 + + =×3=,說一說一個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塊)
用乘法算: ×3=+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發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9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展示質疑,培養觀察推理的能力。
3、激情投入,陽光戰示,全力以赴,挑戰自我。
重點;分數乘整數的簡便算法。
難點:分數乘整數的算理。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先由學生自學課本,經歷自主探索總結的過程,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通過獨立思考及小組合作,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并獨立完成導學案,然后學習小組討論交流,讓同學們進行展示,小組間互相點評,補充之后由老師進行點撥,最后鞏固知識。
一、自主學習:
1、自學課本p8---p9頁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個(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個( )相加。
3)、 + + =( )× ( )表示( )個( )相加。
4)、 × 4改寫成加法算式是( )
3、看圖填空。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
例1、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
小結: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例2、 × 5
小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例3、 6 × =
思考:你有什么技巧?
小結:分數乘整數的簡便算法:
三、學以致用:
1、填空
1)、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 )和整數相乘的積作( ),( )不變。
2)、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 )意義相同,都是求( )的簡便計算。
3)、 × 4表示( )或表示( )
4)、 4個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可列式為( )。
2、計算
× 4 = 3 × = × 8 =
3、列式計算
1)、6個 相加的和是多少? 2)、 的5倍是多少?
4、解決問題
1)、一輛汽車每分鐘行 千米,這輛汽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李師傅加工一個零件 小時,加工24個零件需多少個小時?
5、附加題
1)、計算
× 2 =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分數乘整數 篇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 = = (塊)
方法2: ×3= + + = = =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 ×3= 和 + + = ×3= ,說一說一個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 = = (塊)
用乘法算: ×3= + + = = =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發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11
一、引入,明確今后主要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
二、口算,感受分數乘整數的含義
1、讀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5+2/5= 1/4+1/4= 2/6+3/6+1/6= 1/16+3/16= 2/9+2/9= 2/9+2/9+2/9+2/9+2/9+2/9= 2/9+2/9......2/9(30個)
2、感受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30個2/9相加讀起來太麻煩了,(讓學生讀時,很多學生都笑了。)有沒有簡單的表示方法?(學生會想到用乘法表示成2/9×30)然后讓學生說一說2/9×30表示的含義。讓學生再說一些分數乘整數的算式,教師板書,然后從中選則一些讓學生說一說意義。
三、嘗試計算,歸納方法
1、嘗試計算。
讓學生試著計算2/9×4=、說一說計算方法,允許有不同的方法。(這是課的一個重點)再計算2/9×5=,然后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自己選擇練習
自己選則的內容,學生計算的積極性會更高,讓學生從上面學生說出的算式中選擇兩道題進行計算。
3、概括分數成整數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自己歸納計算方法,并嘗試用字母表示這個計算方法如:b/a×c=b×c/a。
總之,給學生發現的機會,他們能自己做的.我們不告訴他們。如
1、他們會發現幾個相同分數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能發現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他們能自己計算分數乘整數的式題。
3、他們會自己概括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這些方面我們都要給學生機會。
同時我感覺到,這節課是六年級數學的第一課,在教學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鼓勁兒,讓孩子看到希望
告訴他們“我們這一學期數學課主要學習的都是有關分數的知識,六個單元中有四個單元都是有關分數的知識。這部分知識和以前聯系不大,只要從現在開始,加油,都能把這部分知識學好!”老師也要滿懷信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不同層次的孩子以機會,真正在課堂上關注他們,讓他們學得幸福,感受到成功,感受到付出之后的快樂,相信自己能越來越好!
二、別讓孩子掉隊,給接受能力稍慢的孩子吃一吃偏飯
我們的老師都很敬業,這一點我從來都不懷疑,但是有時后我們的方法不夠合適。就拿給學困生輔導來說吧,很多老師都要面臨這個問題,不管是否課改,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是要孩子會的。在給學困生補習的時候,要注意(1)及時,有些教師總是快考試的時候才想到要給差生輔導,那時侯內容太多,他們已經接受不了了。所以要及時給他們輔導。(2)要讓他們自己說解題的思路,說做某一類題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不要讓他們光做題,不要讓他們死記硬背一些東西,要讓他們理解。
三、理解分數乘法含義、嘗試計算
從分數加法的口算引入,2/5+1/5=、3/7+2/7=,從2/9+2/9+2/9.......2/9(30個2/9相加)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算式非常羅嗦,不好讀,而且不好計算。讓學生自然想到用乘法算,2/9×30讓學生自己說一說表示的含義,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同時讓學生說出另外一個分數乘以整數的算式,叢中選擇一些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表示的含義。然后試著計算2/9×4,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計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2/9×5,讓學生獨立計算,并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練習,從學生自己說出的算式中選擇兩道計算。
分數乘整數 篇12
教材分析
《分數乘整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整數乘法和分數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正確進行計算,在此基礎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分數乘整數 篇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分數加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互動交流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3、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學習目標。
1、 創設情境:
同學們,誰敢與老師比一比,看誰列式列得比較快?
比賽題目為:3個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6個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分數乘整數》的數學問題?
2、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否相同。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課本8—9頁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2、全班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與加法的關系進行計算。
2/15×4=2/15+2/15+2/15+2/15=8/15
生2:先計算出結果,再進行約分。
5/12×8=5×8/12=40/12=10/3=
生3:在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2×3/4=3/2 2與4先約分,再計算。
(2)比較三種計算方法,選擇最優算法。
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3)錯例展示:
錯例1:學生把整數與分子進行約分。 錯例2:學生沒把計算結果約成最簡分數。
3、學生質疑問難,激發知識沖突。
(1)針對同學的展示,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2)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4、引導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三、拓展知識外延
1、完成課本12頁練習二第1、2題。
2、生活中的數學
(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4/3dm,它的周長是多少dm?
(2)老師從家到學校要步行10分鐘, 如果每分鐘步行 2/25千米,老師每天要走兩個來回,每天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四、總結反思,激勵評價。
五、布置作業:
1、列式計算
(1)3個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擴大7倍以后是多少?
( 4)3/16與24的積是多少
2、智力沖浪:用12個邊長都是 dm的正方形硬紙板可以拼成多少種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它們周長分別是多少?(A類同學做)
分數乘整數 篇1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一)下面各題怎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5個12是多少?10個23是多少?25個7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計算下面各題,說說怎樣算?
+ + = + + =
說一說,這兩道題目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第二小題還有什么更簡便的方法嗎?請你自己試一試.
同學之間交流想法: + + ==3× ×3=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
教師板書: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1.讀題,說說 塊是什么意思?
2.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列式計算
三、交流、質疑
(一)學生匯報,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 + + ===(塊)
方法2: ×3=+ + ====(塊)
(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聯系: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區別: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
教師板書: + + =×3
(三)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
加法表示3個 相加,因為加數相同,寫成乘法更簡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樣計算?
表示3個 的和是多少?
+ + ====,用分子2乘3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提示:為計算方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四、歸納、概括:
(一)結合 =×3=和 + + =×3=,說一說一個分數乘整數表示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分數乘整數怎樣計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五、鞏固、發展
(一)鞏固意義
1.改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計算:3個 是多少? 5個 是多少?
(二)鞏固法則
1.計算(說一說怎樣算)
×4 ×6 ×21 ×4 ×8
思考: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比較簡便?
2.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禮品盒,底面積是 平方米,要想將這個禮品盒包裝起來,至
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2)美術館要進行美術展覽,有5張畫是邊長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為這幾幅畫
配上鏡框,需要木條多少米?
(三)對比練習
1.一條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幾分之幾?
六、課后作業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一種大豆每千克約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約含油多少千克?1噸大豆呢?
七、板書設計
分數乘整數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例1.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塊蛋糕,每人吃 塊,3人一共吃多少塊?
用加法算: + + ===(塊)
用乘法算: ×3=+ + ====(塊)
答:3人一共吃了 塊.
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設計點評
1、依據知識的遷移,進行很必要的鋪墊,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復習題,為教學重點服務服務,使學生順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同時復習分數加法,為推導公式進行鋪墊。
2、重視法則推導過程,應用轉化思想,啟發學生把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舊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法則推導,讓學生先嘗試、觀察、討論、總結,而后再概括法則,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發揮小組的團結協作作用。
分數乘整數 篇15
一、學情分析:
我們六(五)班有學生48人,男生有19人,女生有29人,自上學年實行小組合作學習以來,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平時學習中主動、努力,每組中的1、2號對3、4號的幫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這部分學困生在思維方法和技能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數學情感上,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內容共有8個單元。一單元分數乘法,二單元分數除法,三單元比,五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四個單元所屬領域是數與代數。四單元的圓所屬領域是空間和圖形。六單元的統計,七單元的可能性,八單元的百分數所屬領域是統計與概率。美的奧秘,數學與生活,遠離肥胖所屬領域是綜合應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如何求圓的周長和面積,化簡比和求比值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除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2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決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4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認識眾數、中位數,會求一組數的眾數和中位數,會對一組數據作出合理的分析推理。
6結合具體實例,設計一個符合要求的方案。
(二)數學思考目標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轉化”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中,進步發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1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獲取成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2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3學會傾聽與質疑,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整合學習內容,強化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及學科間的融合。
2恰當確立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樹立單元教學思想,在重點例題上下功夫。
3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
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方法。
在本冊中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極限”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在教學中學生經歷“現實問題——數學問題——聯系已有知識經驗尋找方法——歸納概括總結公式——運用公式解決現實問題”這一首尾相接的全過程。
5改進評估方法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方法和個人評價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形式也有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種形式。
五、課時安排
一、分數乘法
理解一個數和分數相乘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會求一個數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二、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
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會計算,會解決實際問題。
三、比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理解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掌握比的基質,會化簡比。
四、圓
圓的周長和面積
認識圓的特征,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五、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分析稍復雜的有關分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則混合運算問題的數量關系及理解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六、統計
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數據的特征。會求一組數的中位數、眾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數據,分析問題。
七、可能性
能按要求根據可能性大小設計方案
能根據可能性大小設計符合要求的方案
八、百分數
百分數的意義,解決一個數是另一個百分之幾
的問題能進行百分小的互化,解決實際問題
總復習
整理知識點
養成總結與反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