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冊比例尺(精選2篇)
第十二冊比例尺 篇1
教學內容
小學義務教育教材第12冊第6—8頁例4、例5、例6及練習二
課題
比例尺
教學目的
1、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會根據比例尺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了解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有關比例尺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主動構建比例尺的意義并靈活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卷尺、地球儀、細線。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問題引入
二、構建比例尺的意義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布置課外綜合實踐活動
五、小結
(1) 測量教室窗戶的長、寬,并板書。
(2) 提出問題:一般情況下很難找到這么大張的紙,按實際大小畫出來。怎樣在一張作業 紙上準確地畫出窗戶的形狀呢?
提出注意點:長和寬應是多少才是準確的?
(板畫示意 準確嗎?)
(3)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思路。
。4)歸納出不同方法的共同點:把長和寬都縮小相同的倍數再畫。
。5)引導: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倍數”上來。看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幾倍,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ㄌ崾荆喊褍蓚量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6)揭示比的含義。①是一個比;②比的前項是圖上距離,后項是實際距離;③前項一般為1。
你能用倍數關系敘述一個比嗎?
。7)提供練習:①用寬的數據求出比例尺(可在求之前讓學生猜想結果),如果比例尺不同,說明了什么?②出示例題4,讓學生練習;③讓學生完成“做一做”。
。8)過渡及啟發:根據 =比例尺 可以求比例尺,如果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怎樣求實際距離?已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呢?
。9)提出第2個實際問題:你看過《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嗎?你能用比例尺的知識,測算出北京到紐約的實際距離嗎?(在地球儀上)
(10)提出第3個實際問題:睦鄰小學距高陂鎮政府所在地約2千米,畫在比例尺為1∶50000的地圖上,應畫多少厘米的距離?
(11)提出“美麗的校園”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①測出各建筑物的相關數據、確定位置;②考慮合適的比例尺;③畫出校園平面圖。
這節課你有什么體會?你或你的小組最成功的是什么?
別人或別的小組有什么巧妙的地方值得你學習?
明確這是一個實際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畫出圖形。一般的學生可能是把長和寬都縮小相同的倍數后畫出來的。
把不同的解決方法說出來,比較其異同。
明確各種方法的相同點。
化單位后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化成前項是1的比。
理解比的含義,明確其要點。
用倍數關系的相關語句敘述,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和倍數關系的聯系。
利用生活經驗猜想,求比例尺,判斷所畫圖形是否準確。
用相同的方法求比例尺,提高熟練程度。
根據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解,或根據比例尺的含義,用方程方法列出比例式求解。明確三種問題的結構關系,讓知識系統化。
看世界地圖,量出北京到紐約的圖上距離,讀出比例尺,用比例方法求解,在做中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列出方程求解。
觀察、測量、計算、在合作中畫出學校平面圖,展示并比較完成情況。
談體會,包括成功的、失敗的經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互相取長補短,積累經驗。
第十二冊比例尺 篇2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課本第55頁例1.例2.作業 本第31(2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
2.使學生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
一、問題的情景:
1. 出示郵票。問:你能同樣大小的把它畫在圖紙上嗎?
讓同學們畫一畫,再拿出郵票的長,比一比,怎么樣?
歸納:(同樣長)得:圖上的長和實際的長的比是1:1。
2. 教室的長是9米,你能同樣長的畫在圖紙上嗎?更大一些呢?
如果操場的長,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完全一樣畫在平面圖上嗎?(不能),想個什么方法(竅門)可畫上去了?
3. 讓生猜想:(出示學校平面圖)圖上操場的長和實際長的比,還會是1:1嗎?大約是幾比幾?
4. 導入 新課:人們在繪制地圖和平面圖時,往往因為紙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實際的大小畫在圖紙上,經常需要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成圖。象手表等機器零件比較小,又得把實際長度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才能畫到圖紙上去。這就.需要涉及到一種新的知識。也就是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問題。
板書:比例尺
二、問題解決:
5. 一個教室長是9米,如果我們要畫這個教室的平面圖,為了看圖和攜帶方便,就需要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后畫在平面圖上,縮小多少倍由你自己決定,你打算設計:用幾厘米表示9米。請四人小組討論并設計。
6. 小組回報設計方案,教師選擇以下四種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 說說以上方案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圖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 這四個比的前項代表什么?(圖上距離),后項代表什么?(實際距離),我們把這樣的比,叫比例尺。
齊讀: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化簡后得到最簡整數比。
比例尺怎樣求:(看上述四個比例式得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9. 討論匯報:上面四幅圖,比例尺是多少圖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圖再。繛槭裁矗
10. 練習:
。1).甲、乙兩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圖上量得兩城市的距離是4厘米。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
。2).學校里修建運動場,在設計圖上用25厘米長線段來表示操場的實際長度150米。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3).一張中國圖,圖上4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40千米,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
(4).一張緊密圖紙中,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1毫米,求這幅精密圖紙的比例尺?
。ㄓ^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畫在圖紙上,怎么辦?(放大)。那這幅精密圖紙的比例尺會求嗎?
上述四題分層練習,后講評。
11. 比較(3)、(4)兩題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一般把縮小圖的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而把放大圖的比例尺寫成后項是1的長。
12. 比例尺有多少種表示方法?讓生說一說
。ǔR姷挠校罕鹊男问 分數的形式 線段形式)
三、問題的應用:
根據比例尺的關系式,求實際距離。
。1).出示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解答,同時抽一生板演)
解:設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1050千米。
。2).分析講述:
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用方程解。
(先設x,再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列出方程。)
(3).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要統一,一般都統一為低級單位厘米。
。4)怎樣設x,.教師指出:設未知數時,單位要與已知單位統一,后再化聚到問題單位。
。5)嘗.試練習第57頁試一試。
河西村到汽車站的實際距離是20千米,圖上距離是5厘米,算出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汽車站到縣城的圖上距離是15厘米,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