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比例尺》教案(通用12篇)

《比例尺》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02

《比例尺》教案(通用12篇)

《比例尺》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小黑板、中國地圖一張。

  學具準備:學生各自準備一張地圖、一張方格紙。

  教法學法

  教法:對于意義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嘗試法。對于運用比例尺進行相關計算時,主要用引導發現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這個成語嗎?(板書:以――當――)

  生:以一當十。(指名回答)

  師:那這樣的話以三當幾?以七當幾?你是怎么算的?

  生:以三當三十,當七當七十。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指名回答)

  師:那反過來,以幾當五十?以幾當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

  生:以五當五十,以十二當一百二十。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師:大家真聰明!今天我們就用數學的眼光來看一下在數學中如何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一當千,甚至以一當更多。

  二、            意義構建

  1、師:如果要給我們教室畫一個平面圖,它應該是什么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我們以前測量過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

  (生: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 。 )  

  師:請大家在方格紙上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生畫師巡視)

  (以談話的形式,從學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讓學生先估計教室的長和寬,再嘗試畫出教室的平面圖,這樣既復習了上節課圖形的放縮知識,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師:大家畫的圖是長8米,寬6米嗎?(不是)誰來說說是怎么畫的?(展示生的作品)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長方形長8厘米,寬6厘米。或者是長4厘米,寬3厘米。)

  師:同樣畫的都是我們的教室,卻不一樣大,大家贊成誰的畫法(故意)?為什么?

  (觀點一:都可以,因為這兩個圖的比都是4:3。

  觀點二:這兩種畫法一樣,但畫的大小不一樣,一個面積是54平方厘米,一個是6平方厘米。)

  師:是啊,這兩個平面圖,別人一看會知道我們教室的大概形狀, 但我們的教室不可能是長8厘米、寬6厘米,也不可能是長4厘米、寬3厘米,你能想個辦法,讓別人也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嗎?(生動腦想、動手寫)

  引導學生匯報:

  (1)直接寫上“教室面積大約50平方米。”

  (2)在圖上標出“長8米、寬6米。”

  (3) 標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認為可以寫“1厘米相當于1米。”

  ( 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去動腦、動手、動口,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讓學生體會了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

  師:看來同學們很愛動腦筋,遇到問題會想辦法。其實這個問題里面就藏著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比例尺)

  讓生自學課本第30頁什么是比例尺?

  集體交流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其實是一個比,注意誰是前項誰是后項。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分數形式。

  (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讓學生自己尋找、發現和觀察比例尺,從而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讓生說出自已畫的兩幅圖的比例尺各是多少,是如何計算的。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相應比例尺。

  2、讓學生議一議可以怎樣理解比例尺所代表的意義。

  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的多少?(注意單位要統一)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多少倍?把圖上距離擴大多少倍就是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多少分之一?把實際距離縮小多少倍就是圖上距離?

  圖上距離相當于多少份?實際距離相當于多少份?

  三、實際應用

  (一)基本運用(小黑板出示)

  1、把一塊長20米,寬10米的長方形地畫在圖紙上,長畫了5厘米,寬畫了2.5厘米。

  判斷下列幾句話中,哪些比是比例尺,哪些不是.

  (1)圖上寬與圖上長的比是1∶2    (  )

  (2)圖上寬與實際寬的比1/400是 (     )

  (3)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是1 ∶160000(       )

  (4)實際長與圖上長的比是400 ∶1   (      )

  (5)圖上長與實際寬的比是1 ∶200    (         )

  通過比較判斷說理使學生更加明確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

  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國地圖,深圳到上海的圖上距離是20.3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在學生計算之前先引導學生從倍數的角度回憶比的意義。提醒學生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然后總結方法。

  3、深圳到上海的  距離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國地圖上,深圳到上海的圖上距離會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單位統一。

  在這個基本運用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

  4、生先獨立完成課本第30頁1至5題,然后集體訂正。

  (二)拓展延伸

  1、笑笑家買了一個長5米的家具,請同學們算一下在客廳中能放得下嗎?

  2、拿出自己準備好的中國地圖,測算你的家鄉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四、課堂小結

  師:剛才我們畫的教室平面圖,你現在有辦法讓別人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了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叫比例尺了嗎?如何求一幅圖的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呢?

  五、布置作業(略)

  六、板書設計

  比例尺

  以一當十

  比

  學生的圖          1:100 或分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貼)          1:200 或分數      前項一般為1

  (強調比例尺的前項一般為1)

  3、師出示準備的地圖上不同比例尺,介紹比例尺的不同形式,并說出它們的意義。然后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地圖,找一找地圖上的比例尺并說一說自己找到的比例尺的意義,為后面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做鋪墊。

《比例尺》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3.能運用所學的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教具學具

  小黑板、課件、備一幅地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老師請大家自己動手測量了我們教室的長和寬。現在老師提議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當一名繪圖師,利用你們手里的材料,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再動手之前,先考慮這兩個問題:

  1.要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紙上,你有這么大的紙嗎?那怎么辦?

  2.隨便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圖嗎?小組合作并完成匯報,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很聰明,你們都把實際的長和寬縮小了,畫出了教室的平面圖,其實就是用到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比例尺,也就是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倍數縮小。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比例尺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學習比例尺的意義。

  (1)動手操作

  請學生在小組內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平面圖的長和寬各縮小了多少倍。

  學生們計算并匯報,集體訂正。

  一個教室長8米,寬7米,如果我們要畫這個教室的平面圖,就需要把實際距離同時縮小一定的倍數后,畫在平面圖上,縮小多少倍由你自己決定,你打算設計:

  1、用幾厘米表示8米和7米。

  2、你設計的方案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了多少倍?

  3、算一算、每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同學們剛才算出的各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我們把教室實際的長和寬叫做實際距離,把畫在紙上的教室的長和寬叫做圖上距離。

  請學生重復說一遍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請每個人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2)觀察地圖,自由交流。

  課件出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和學校的平面圖,再請同學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地圖,在小組內觀察、交流并思考:不同地圖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輔助講解:

  1比較出比例尺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2比例尺的大小不同,同樣的佛山市在中國地圖、廣東地圖和佛山地圖上的大小都不一樣,這就是采用了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3)學習不同的比例尺。

  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的機器零件圖,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請你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我們剛才所觀察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之處?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的零件比較小,這是就需要把實際的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這幅圖就是這樣的,比例尺2:1,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補充說明:為了計算方便,我們通常把比例尺改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4)學習例1。

  課件出示例1的題目,提問:線段比例尺怎么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數值比例尺是怎么求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該怎么辦?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cm:50km

  =1cm:cm

  =1:

  請學生根據剛才的解答,說說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求比例尺,誰是前項,誰是后項。

  2.知識運用。

  (1)即時訓練。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9頁的“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訂正后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明確根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求比例尺的方法:首先依據比例尺的意義寫出比的前項后項,寫出比,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位置不要寫錯;接著把兩項化成相同的單位;最后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2)拓展訓練。

  課件出示下列四個問題:

  1每年十月,莫斯科紅場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慶祝“十月革命”的勝利,如果我們坐飛機前去觀看,請你仔細觀察手中的世界地圖,算出首都北京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距離。

  2天津是20__北京奧運會足球賽區城市之一,如果你是設計師,請你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并標出比例尺。(足球場的長是90~120米,寬是60~90米)

  3眼鏡上的螺絲釘長是3毫米,螺帽寬1毫米,假如你是技術員,請你畫出它的平面圖,你有什么困難?怎么辦?

  4這里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們的意義相同嗎?請舉例說明。

  請學生在這四個問題中任選一個,給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也可以在四人小組內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合作研究,小組長做好分工。完成任務后,集體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小結,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3.教學例2。

  多媒圖上距離15cm實際距離450km

  回家找一找自己或爸爸媽媽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比例尺》教案 篇3

  個人認為比例尺教學是第十二冊教材中與實際生活比較貼近的一部分知識了。非常的有趣,且有意義。求比例尺的部分,算是比較簡單的。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線段比例尺的。直接用一厘米來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或是千米,生活中用這樣的表示方法是比較多的。直接用比來表示,數字比較大,實際用時還是需要單位名稱的轉化。不怎么方便。 

  今天教學已知比例尺、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或是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教材上都要求學生列方程然后用解比列的方法來做,這樣的方法雖然比較好思考。但是,我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時候,他們很少有人用這樣的方法。我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學生不愿意列方程,因為列方程要解設,麻煩。第二、用算術方法更簡單、更好思考。比如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孩子們很多人都根據比例尺,來分析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之間的倍數關系,然后列乘法算式來做,所得結果再進行單位的換算。還有學生利用三者之間的乘除法關系來求,用圖上距離除以比 例尺。這種方法教材上沒有,可是到為后面的正反比列量打下了基礎。 

  另外說一句,我始終沒弄懂,為什么有的應用題非要用正反比例的關系來解呢!思考起來一點都不簡單!望高人給我指點指點呀。

《比例尺》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將數值比例尺改成線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學書上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圖例1

  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介紹數值比例尺

  讓學生看圖。

  我們經常在地圖上看到的比例尺有這兩種:1:100000000是數值比例尺,有時也可以寫成:1/1000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

  3.介紹線段比例尺

  還有一種是線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圖),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km的實際距離。

  4.介紹放大比例尺

  出示圖例2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下面就是一個彈簧零件的制作圖紙。

《比例尺》教案 篇5

  1、目標的定位

  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并規定著教與學的方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與關鍵。在課堂設計時,我們應全面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等,準確把握教學的起點,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比例尺》這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的知識、正反比例和圖形的放縮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比的知識、正比例和乘除法意義的綜合應用。依據教材和學生已有知識及年齡特點等來重新審視《比例尺》一課,我們不難發現,這部分內容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對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能進行轉化,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繪圖的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價值所在。

  值得關注的是:就數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沒有就方法比例尺專門的講解,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是要學生在理解比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義”上,其次才是計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計算自然水到渠成。這樣來把握教材,教學起來得心應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比例尺》這一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于理解,而且我覺得書中的練習和情境可能不太適合我們的學生,學生不一定會十分感興趣,可能只是為了解題而解題。因此我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這樣一節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結合人教版教材,我對教材進行了取舍,創設了貼近我所教學生生活實際的題目,考慮線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很廣,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還把比例尺的相關內容拓展進來,從而拓寬和活化教材內容,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親切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上課,我首先設計了一個腦筋急轉彎題:“老師開車從濮陽到鄭州用3個小時,可是有一只螞蟻卻只用5分鐘就從濮陽爬到鄭州,這是為什么?”,這里創設了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中找出濮陽和鄭州。接著,引導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自學:1、什么叫比例尺?2、怎樣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培養學生嘗試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學生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本課的重難點也就解決了。最后提問:學習了比例尺,對我們有什么用處?使學生對今天所學知識有更深入地了解,并引出用比例尺解決問題。

  這樣,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于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中的不足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孩子們的熱情似乎也挺高,反應也不錯。像比例尺的概念挺好理解,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也進行了板書,以及必要的練習。自以為這節課的內容也沒有什么較大的難度,學生應該都能夠接受。可反映到作業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求比例尺,應該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有變成實際距離比圖上距離的。比例尺互化的格式有幾個是創新的,可似乎這幾種創新寫法不是那么正確。為什么?把孩子叫到身邊,我問他們:“我在板書的時候,你們仔細看了嗎?”都齊刷刷地回答我看了。“看了怎么連寫法都亂七八糟的。”孩子們個個無語,一個個冤枉的樣子。

  后來我冷靜地想了想,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對比例尺的接觸較少,縮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過,如地圖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較少見。因此,會有一個錯誤想法,較小的數是圖上距離,繼而就出現了實際距離比圖上距離的情況,其次為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我在課堂上會比較注意口頭交流,認為懂了可以不寫,但實際上說跟寫還真的是兩回事,會說不一定會寫。如果我們把圖上距離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20千米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會說20千米等于20xx000厘米,因此寫成數值比例尺是1:20xx000。這樣,學生在寫的時候會覺得怎么寫好呢?盡管有板書,但那也是走馬觀花,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看來以后在課堂上必要的寫還真不能省。

《比例尺》教案 篇6

  《比例尺》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情境再現,建立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本課內容距離學生生活較遠,雖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圖等知識中,會有所體現,但是以目前六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來講,卻不會接觸。所以,我將導入情境設置在學校的范圍內,通過讓學生表演談話情境,引出問題:“你能把學校的操場畫進本子嗎?”利用這樣的導入,很快拉近了本課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教師又以臥式的建筑圖引出了計算練習,有一次加深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在動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通過讓學生設計制作校園平面圖,親身體驗設計師的感覺,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如何確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計算數據,如何作圖等。在匯報交流時,恰當的傳授知識。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認識縮小比例尺,針對學生們得到的很多結論,我將他們的作品一一展示給同學們看,課堂充滿了探索的氣息。

  3、適當點撥,大膽放手。

  新課標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如何充當號者一角色呢?我認為,教師既然是引導者,教學中的講解和點撥是必需的,教師既然是組織者、參與者,講解和點撥又應是適時適度的。在將本課概念講授清楚以后,教師大膽放手,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務,而教師的大膽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再進行一些適當地點撥,即實現了教學目標,又使教師的教學過程變得輕松自如。

  4、對于學生的理解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評價。

  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數學學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既要尊重學生的數學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學生的數學思維成果。

  在教學中,求比例尺時,學生出現了多種求法,我就循著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我和學生在認真傾聽學生講解的同時,對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與評價,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說明,學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樣的解法,但要注意書里的規范與完整。

  總之,要遵循學生學習心理規律,就要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和感悟中總結和調整自己的學習,在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學會學習。

《比例尺》教案 篇7

  1、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會根據比例尺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了解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1)    測量教室窗戶的長、寬,并板書。

  (2)    提出問題:一般情況下很難找到這么大張的紙,按實際大小畫出來。怎樣在一張作業 紙上準確地畫出窗戶的形狀呢?

  提出注意點:長和寬應是多少才是準確的?

  (板畫示意            準確嗎?)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比例尺 可以求比例尺,如果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怎樣求實際距離?已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呢?

  別人或別的小組有什么巧妙的地方值得你學習?

  

《比例尺》教案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的內容《比例尺》。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在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2、教材的編排特點:

  教材通過例4首先讓學生明確把實物畫在圖紙上,一般要縮小后畫,從而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

  通過例4和例5,使學生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進一步鞏固比例尺的定義。

  3、預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組織學生畫出教室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并能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展了畫圖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協調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4、重點和難點: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二、教法、學法

  1、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兩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在這兩次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和解決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過程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方法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每個同學都能從同學們的匯報交流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

  在整堂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獨立思考的開放空間,尊重每一個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為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機會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創新學習的成功喜悅。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義,學會了求平面圖的比例尺與根據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發展的空間,既有情感的體驗、交流,又能培養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

  3、本課我準備采用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經歷觀察探索、概括概念、應用概念、理解概念、拓展深化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畫平面圖,引入比例尺

  1、出示學校平面圖,問:誰來幫老師介紹一下我校的各種建筑物的布局?

  2、設計我們教室的平面圖:教室長8米,寬6米。師:能照原來的長度畫到紙上去嗎?該怎么辦?

  3、討論引出學習要求:⑴確定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⑵作出教室的平面圖;⑶寫出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⑷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并化簡。

  4、提出小組學習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圖貼在黑板上。

  5、學生小組學習。

  6、根據圖片組織匯報:⑴選擇不同方法的平面圖;⑵討論反饋:你是怎樣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圖上的長和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各是多少?(小組代表回答)

  板書: A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B、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

  (二)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教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認識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比例尺。

  3、揭題 ,回顧:

  ⑴這幾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分別是多少?

  ⑵怎么求比例尺?它是誰與誰的比?比的前項是什么?

  ⑶怎樣理解比例尺 ?(把實際距離縮小100倍畫在圖紙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4、師: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②求比例尺時,前項、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③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這時的比例尺要寫成后項是“1”的比。(三)求比例尺、求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1、求比例尺。

  例: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副地圖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2厘米,那么這副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⑴學生獨立作業,反饋訂正;

  ⑵小結:單位要統一;比例尺的前項一般都是1。

  2、求實際距離。

  ⑴出示例題: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⑵組織同桌同學各用一種方法來解答(算術方法和用方程解),并互相交流。

  ⑶匯報交流并總結。

  師強調:①把1:6000000化為分數形式來解答;②解答時要注意單位的化聚。

  3、求圖上距離

  ⑴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厘米?

  ⑵學生獨立作業,反饋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照片上的比例尺。

  ⑴估計照片的比例尺;

  ⑵量一量,算一算比例尺;

  ⑶匯報:你是怎么做的?算出的比例尺大概是多少?

  2、操作發展練習:

  出示學校平面圖,各小組分別選擇一個建筑的平面圖,根據有關的數據,求出這個建筑的實際占地面積。(教學樓、操場、司令臺、傳達室、噴水池)

  ⑴引導討論出求實際占地面積必須知道實際的長、寬或直徑;

  ⑵小組分工進行合作學習;

  ⑶匯報交流,講評。

  師強調:求實際占地面積,就是實際的長乘以實際的寬;通過公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可以求出實際的長或寬。

  (五)課堂延伸。

  “同學們,在周圍的生活與學習中,還有沒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呢?細心的同學可以去留心一下。”

《比例尺》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將數值比例尺改成線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學書上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圖例1

  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介紹數值比例尺

  讓學生看圖。

  “我們經常在地圖上看到的比例尺有這兩種:1:100000000是數值比例尺,有時也可以寫成:1/1000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

  3.介紹線段比例尺

  還有一種是線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圖),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km的實際距離。”

  4.介紹放大比例尺

  出示圖例2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下面就是一個彈簧零件的制作圖紙。“

  學生看圖,“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嗎?這也是一個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2:1

  比較這個比例尺與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不同點:一種是圖上距離小于實際距離,另一種是圖上距離大于實際距離。

  5.總結

  比例尺書寫特征。

  (1)觀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6.比例尺的化簡和轉化

  “我們再看一下北京地圖上的這個線段比例尺,這里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50千米,你會把這個線段比例尺轉化成數值比例尺嗎?”

  說明:這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是把厘米化作米,還是把米化作厘米?為什么?”(因為把米化作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把50千米改寫成5000000厘米。

  “現在單位統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樣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5000000

  教師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圖給學生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師指出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②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如10厘米:10米,要把后項的米化成

  ③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過程要求

  (1)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數值比例尺)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

  2.完成課文練習八第1~3題。讓學生完成第48頁的“做一做”。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化成同級單位。集體訂正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項是不是“1”。

  四、課堂小結

  (本課要點:1.比例尺的意義;2.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的互化;3.注意單位名稱的改寫,如把千米和厘米的換算就是擴大或縮小100000倍的關系。)

《比例尺》教案 篇10

  教學資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7、48頁,練習八第1—3題。

  設計理念:

  數學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僅要思考數學自身的特點,更就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學生數學概念的獲得要在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數學活動中才能構成。對于“比例尺”這樣的數學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內涵設計有效的數學活動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主要途徑。

  學情與教材分析:

  “比例的應用”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和比例的好處、比例的基本性質之后的一個教學資料。“比例尺”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一個典型范例之一。本節課,要通過在生活中的應用,把握比例尺的內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認識兩種不同的比例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內涵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學習時,對于比例尺的本質――比例尺是一個比,往往容易因為名稱的誤導產生歧義,對于由比例尺的規定形式――前項或后項為1,而產生的計算上的易錯點,都是教學中需要關注的。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兩種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好處,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培養親近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好處

  教學難點:

  把線段比例轉換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比例尺

  (腦筋急轉彎)

  師:同學們,你們必須去過漳州,那你們坐車從華安到漳州大約需要多長時間?(1個多小時),但是有只螞蟻卻只用了4秒鐘。你明白是怎樣回事嗎?

  生猜:螞蟻可能在從華安到漳州的地圖上爬。

  師:對了。螞蟻爬的是地圖上的圖上距離,(板書:圖上距離)而我們坐車所行的是從華安到漳州的實際距離。(板書:實際距離)

  師:看,在這幅地圖上(出示第一幅地圖)從華安到漳州螞蟻只用了4秒鐘,(出示第二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螞蟻用4秒鐘還能到達嗎?(出示第三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呢?

  師:為什么同樣是從華安到漳州,有的只需4秒鐘就能到達,而有的卻到達不了呢?(地圖有大有小)

  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后才說,可先讓學生說)是因為人們在制作這三幅地圖時所用的比例尺不同,這就是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資料:比例尺(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腦筋急轉彎意在激趣引出地圖,對學生都比較熟悉的地圖,通過“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三張地圖大小不一樣,而表示的實際距離卻相同,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聚焦依據比例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從而引出比例尺,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有關比例尺的資料。】

  二、自主學習,認識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它是尺嗎?是比例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8頁,自學48頁的資料。

  2、揭示比例尺的好處。

  你們從書上了解到什么叫比例尺?(嗯,是個比板書于課題后)

  前項是什么?后項呢?(在板書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中加入“:”)

  那就是說只要用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能求出比例尺,還能寫成什么形式?

  你能說說這些比例尺的好處嗎?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個比例尺上的數字的變化以及這幾幅地圖的大小變化,你又有什么發現,同桌交流一下

  比例尺前項都是1,后項數字越大,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長,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小,后項數字越小,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短,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大

  【設計意圖:學生自學可能因為自身學習潛力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如何讓不同學力的學生在自學中都能真正學有所獲?問題引領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設計了以上三個問題,聚焦比例尺的內涵,幫忙學生清晰把握。】

  3、練習:

  明白了什么是比例尺,如果我想求一幅圖的比例尺,那要怎樣辦呢?老師給你們數據你們會求出一幅圖的比例尺嗎?

  ①、一張桌子畫在圖紙上的高度是8厘米,實際高度是80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③、在一幅地圖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離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16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注意:單位統一

  要化簡結果不帶單位(因為它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好處之后立刻呈現三道不同梯度的習題,一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比例尺的實際好處,二是讓學生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好處。】

  4、認識放大比例尺

  觀察這三個比例尺,你有什么發現?(前項為1)也就是說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小,其實現實中還能見到這樣的比例尺(課件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圖紙)

  看,把比例尺讀出來,你有什么發現?(選一個說好處)

  小結:比例尺根據它的作用可分為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板書)通常狀況下,為了計算的方便,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5、認識線段比例尺

  剛才我們認識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字來表示的,它們都叫做數值比例尺。請同學們再來看這幅比例尺(出示線段比例尺)它與數值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學會看線段比例尺。圖上每一段都是長1厘米,每一厘米都相當于實際多少千米?

  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這叫做線段比例尺

  區別: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倍數關系

  小結:比例尺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板書)

  6、把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1)這個線段比例尺它表示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際50千米,那你們會將它改寫成數值比例尺嗎?

  (2)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3)根據數值比例尺標出線段比例尺

  小結: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兩種基本形式、它們之間能夠進行轉換、把線段比例尺轉換成數值比例尺只要把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簡就能夠了、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景中,通過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放大比例尺、線段比例尺的好處以及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兩種比例尺基本形式之間的轉換,并準確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三、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__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厘米或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倍,把這個數值比例尺該成線段比例尺是

  (二)辨一辨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

  2把一個電腦零件放大到原先的100倍畫在圖紙上,應選用1:100的比例尺。

  3、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4、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5、一幅圖的比例尺是8: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于圖上距離。

  (三)、選一選

  1、用圖上距離5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5:200B、C、1:4000厘米

  2、長4厘米的零件,畫在圖紙上是40毫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1:10B、10:1C、1:1D、1

  3、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是

  A、1:23B、1:2300000C、1:2300000km

  【設計意圖:通過填一填、辨一辨、選一選等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體會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具體情景,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四、課后延伸

  選取適宜的比例尺畫圖

  紅光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草坪,長85米,寬30米,把這塊草坪按必須的比縮小,你能在紙上畫出這個長方形草坪的平面圖形嗎?(1:1000、1:5001:10000)

  結論:一幅圖的比例尺由紙張的大小來決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用比例尺解答,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樣讓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了潛力,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五、談學后體會。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反思評價,再一次體驗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比例尺》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30--3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學生學習,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利用比例尺解決有關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重點:比例尺的意義。難點:運用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教學具準備:多媒體、笑笑家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對地圖熟悉嗎?現在老師這里有兩幅地圖,看誰最認真觀察,地圖有哪些有關數學知識?(比例尺)比例尺與尺不同,它的作用可大了,例如:建房子、教學樓設計,地圖都必須用上比例尺,那什么是比例尺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并說說:

  (1)你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你想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討論)學生說后,教師補充(比例尺1:100,是指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3、比例尺的意義。師: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同時說明:一般情況下,比例尺的前項為1。

  4、即時練習甲乙兩地實際距離是50米,畫在一張圖紙上的距離為1厘米,這張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過程要求:(1)學生嘗試求出比例尺。(2)教師巡視課堂,了學生解答情況。(3)反饋說明板書:圖上距離1厘米實際距離50米,50米=5000厘米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前、后項的單位一定要統一。)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30頁的第2題。完成之后讓學生說一說,進一步理解比例尺。

  2、課本第30頁的第3題

  (1)讓學生說說自己計算的思路。①先測量房子上的長與寬。②再計算房子實際的長與寬。③最后計算房子的面積。

  (2)動手操作、計算。

  (3)請一位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及結果。

  3、第4題。(1)認真讀題,弄清題意。(2)在圖中找出正南方向。(3)在平面圖上標出窗戶位置及長度。(4)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檢驗。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比例尺》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小學義務教育教材第12冊第6—8頁例4、例5、例6及練習二

  課題

  比例尺

  教學目的

  1、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會根據比例尺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了解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有關比例尺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主動構建比例尺的意義并靈活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卷尺、地球儀、細線。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問題引入

  二、構建比例尺的意義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布置課外綜合實踐活動

  五、小結

  (1)    測量教室窗戶的長、寬,并板書。

  (2)    提出問題:一般情況下很難找到這么大張的紙,按實際大小畫出來。怎樣在一張作業 紙上準確地畫出窗戶的形狀呢?

  提出注意點:長和寬應是多少才是準確的?

  (板畫示意            準確嗎?)

  (3)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思路。

  (4)歸納出不同方法的共同點:把長和寬都縮小相同的倍數再畫。

  (5)引導: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倍數”上來。看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幾倍,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提示:把兩個量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6)揭示比的含義。①是一個比;②比的前項是圖上距離,后項是實際距離;③前項一般為1。

  你能用倍數關系敘述一個比嗎?

  (7)提供練習:①用寬的數據求出比例尺(可在求之前讓學生猜想結果),如果比例尺不同,說明了什么?②出示例題4,讓學生練習;③讓學生完成“做一做”。  

  (8)過渡及啟發:根據 =比例尺 可以求比例尺,如果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怎樣求實際距離?已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呢?

  (9)提出第2個實際問題:你看過《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嗎?你能用比例尺的知識,測算出北京到紐約的實際距離嗎?(在地球儀上)

  (10)提出第3個實際問題:睦鄰小學距高陂鎮政府所在地約2千米,畫在比例尺為1∶50000的地圖上,應畫多少厘米的距離?

  (11)提出“美麗的校園”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①測出各建筑物的相關數據、確定位置;②考慮合適的比例尺;③畫出校園平面圖。

  這節課你有什么體會?你或你的小組最成功的是什么?

  別人或別的小組有什么巧妙的地方值得你學習?

  明確這是一個實際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畫出圖形。一般的學生可能是把長和寬都縮小相同的倍數后畫出來的。

  把不同的解決方法說出來,比較其異同。

  明確各種方法的相同點。

  化單位后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化成前項是1的比。

  理解比的含義,明確其要點。

  用倍數關系的相關語句敘述,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和倍數關系的聯系。

  利用生活經驗猜想,求比例尺,判斷所畫圖形是否準確。

  用相同的方法求比例尺,提高熟練程度。

  根據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解,或根據比例尺的含義,用方程方法列出比例式求解。明確三種問題的結構關系,讓知識系統化。

  看世界地圖,量出北京到紐約的圖上距離,讀出比例尺,用比例方法求解,在做中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列出方程求解。

  觀察、測量、計算、在合作中畫出學校平面圖,展示并比較完成情況。

  談體會,包括成功的、失敗的經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互相取長補短,積累經驗。

《比例尺》教案(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比例尺導學案(精選2篇)

    尚美課堂教學模式——數學“五段”教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備課教師教學課題比例尺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89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3題,練習十九第1、3題教學目標1.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

  • 比例和比例尺(精選3篇)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1~112頁比例的知識和比例尺的計算、“練一練”,練習二十一第9一14題,練習二十一后面的思考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加深認識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能比較熟練地解比例。...

  • 第十二冊比例尺(精選2篇)

    教學內容小學義務教育教材第12冊第6—8頁例4、例5、例6及練習二課題比例尺教學目的1、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會根據比例尺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六年級說課稿比例尺(精選6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前進小學的六年級數學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比例尺的意義》,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此課的說課:一、說教材:我說課的內容為六年級下冊的《比例尺》。...

  • 第三單元 比例 比例尺的應用(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9頁的例7,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3、5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理解線段比例尺含義的基礎上,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

  • 《比例尺》(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35~36頁的及例4、“練一練”,練習七第1~3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認識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2.使學生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教學重點:認識的意義。...

  • 《比例尺》(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求出平面圖的.2.使學生能夠應用比例知識,根據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教學重點理解的意義,能根據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教學難點設未知數時長度單位的使用.教學步驟一、復習準備(一)填空.1千...

  • 比例尺教學反思(精選5篇)

    《比例尺》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教學內容。這一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以理解,且與實際生活較遠,不易讓學生直觀的理解。...

  • 比例尺(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的意義并能正確地求出平面圖的.2.使學生能夠應用比例知識,根據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教學重點理解的意義,能根據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教學難點設未知數時長度單位的使用.教學步驟一、復習準備(一)填空.1千...

  • 數學教案-《比例尺》(通用10篇)

    “比例尺”教案(1).用9厘米表示9米(2).用4.5厘米表示9米(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算一算,每幅圖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 比例尺的應用(精選6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 《比例尺》教學反思(通用8篇)

    今天,我進行了比例尺的教學,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首先,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引導學生明白按照實際尺寸繪制平面圖是不可能的,初步產生縮小放大的需要,引入了學生對新知學習的渴望,進而,讓學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有縮小和放大...

  • 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精選7篇)

    第一節 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地圖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的重要意義,學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及計算兩點間的距離;使學生掌握三種比例尺形式的互換,明確比例尺大小的含義。...

  • 線段比例尺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的含義,會根據線段比例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教學重難點:根據線段比例尺求圖和實際距離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識,我們學過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值來標明的,除了數值比例尺外,還有線段比...

  • 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0頁的1~3題,練習十九的第1~3題。教學目的:1.使學生明確“比例”和“比”、“比值”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2.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和判斷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av国片精品草莓男男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 | 全部免费的a毛片在线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日韩一区 | 青青久久久久 | 国产真实农村乱对白精彩 | 欧洲在线视频 | 午夜免费AV不卡一二三区 | 久久人人草 |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 国产偷窥洗澡视频 | 日韩精品高清在线 | 久久影院国产 | 亚洲国产免费网站 | 国产chinesehd精品 | 超碰狠狠干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av毛片一级 | 嫩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乞丐 | 午夜大胆裸体A级人体片 | 成人在线观看h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 | 久久躁躁天天添久久久 | 成年视频女人的天堂天天看片 | 大地资源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毛片高清免费 |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 | 18禁黄久久久AAA片 | 小12萝裸体视频国产 | 在线免费观看日韩欧美 | 免费精品久久久 | 超caopor在线公开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动漫 | 国产xxxxxxxxx|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