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個方面來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 (學生回答)剛開始我的小提琴拉得好聽嗎 父親和妹妹是如何評價我的 (指名說)
這些話讓我感到沮喪,不敢在家練琴了.他去哪里拉琴了 請讀第2自然段.
二,學習第2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1,自由讀第2段.
理解"躡手躡腳"的意思.剛去時他的心情怎么樣 為什么很快又沮喪起來了
2,那么他后來還拉琴嗎 拉得好不好呢 現在我們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是什么讓"我"的琴技有了這么大的進步
老教授到底做了什么,讓沒有信心學拉小提琴的"我",到后來成為了一個能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演奏的小提琴手 請讀課文3-8自然段.
三,學習新課,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
1,學生自主學習第3-8自然段.
提出學習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并按要求找出有關的詞句:
①用"__"畫出老人的語言;
②用" "畫出描寫老人神態的句子;
③ 想想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理和行動發生了什么變化 用" "畫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
⑴學生自主學習;
⑵分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2,品析老人的語言:
⑴"是我打擾你了嗎,小伙子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
你有疑問嗎 (老人真的是聾子嗎 她為什么要說自己是聾子 )
①學生分組討論,自主學習.
②匯報交流,談自己的體會.
③有感情地朗讀(老師要加以指導.)
⑵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是什么真不錯 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是什么樣的感覺
⑶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與幸福.
聽了她的話"我"有什么樣的反應 "我"為什么會忘記她是聾子
3,老人的話在我身上產生了什么變化
找出有關詞句,交流討論.
是啊老人真誠的話語,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讓我重新充滿了信心,老人鼓勵我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她的眼神了,也就是我們說的神態,請找出描寫老人神態的一個關鍵詞,看看在文中出現了幾次
4,找出老人的眼神描寫,一起交流: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讀句子.
和同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從她平靜的眼神背后你讀懂了什么 為什么說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5,當"我"得知老人的真實身份時,"我"會想些什么 你覺得第11自然段的省略號是省略了什么呢 請用你的心靈去體會.
6,是啊,作者的成功得益于老人的鼓勵與幫助,所以"那時,我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