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季羨林熱愛祖國,在他留德的十年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多災多難的祖國。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學業期滿,幾次想返回祖國,報效祖國,可都沒有成功。季羨林說:“中國優秀傳統的人文精神,集中起來就是兩點:一是愛國主義,二是有骨氣。”
這篇文章抒發的就是作者身在德國留學時對祖國、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鼓勵學生充分發言,為解讀文本作好鋪墊)
[設計意圖:課文語言樸實,意境深遠,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對于學生深入文本,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學習生字新詞,掃清閱讀障礙
1.同學們,要想讀好課文,首先得過生字關。
出示生字:摯 寢 頻 朦 朧 凄 斑 篇
2.認識它們嗎?說說你是怎樣認識的?
3.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
(鼓勵學生創意表達,及時總結識字方法。)
4.把它們放到詞語中,你還會讀嗎?
出示新詞: 真摯 寢不安席 頻來入夢 朦朧
凄涼 可見一斑 一篇散文
5.把它們放到句子中能讀好嗎?
(出示帶有新詞的句子,或者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6.用心讀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
(尊重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不必苛求與詞語解釋上完全一致。)
[設計意圖:從生字到新詞,再到課文中含有新詞的語句,從字音到字形,再到詞語的意思,步步為營,層層深入,生字新詞的教學扎實有效,學生既習得了語言,又掌握了方法,同時也為解讀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本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讀不好的句子多練幾遍。
2.小組合作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小節,讀得不正確、不流利的地方停下來重新讀。
3.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斷句、質疑解疑。
(課文中有許多詞語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如:奔喪、棄養、終天之恨等。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應組織學生質疑解疑,及時幫助學生積累理解詞語的方法。)
4.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師生交流。
6.自由朗讀課文,讀令自己心動的段落。
[設計意圖:讀,讀,讀,學生在形式各異的朗讀中與文本零距離接觸,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朗讀和感悟之中,促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歷練語感,在讀中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出示生字,指導正確書寫
1.課件出示:摯 寢 頻 朦 朧 凄 斑 篇
2.仔細觀察這些生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⑴“朦”、“朧”、“凄”、“頻”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朦”、“朧”、“凄”左窄右寬;“頻”左右相等。
⑵“摯”的主筆是“”,一定要寫好。
……
⑶教師相機范寫,講解。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從細微處入手,扎扎實實地過好寫字關,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文化魅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寫字技能,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六、自主作業,彰顯學生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