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從下面的作業中任選一~二項:
1.朗讀課文,劃出令自己心動的語句,寫上批注。
2.摘抄文中優美的詞語,試著完成文后的問題。
3.收集海外赤子熱愛祖國、思念母親的文章或詩歌。
[設計意圖:通過摘抄、朗讀、收集資料等語文實踐,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解讀文本
1.板書課題,朗讀課題。
2.自主交流,回顧復習。
⑴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
(引領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文章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⑵課文中的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虛心涵泳,以讀見悟。
⑴課件出示: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生身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①從這兩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②讀了這段話,你還想知道什么?
⑵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讀……
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相關語句,用心品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是對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閱讀的主人,創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他們身上迸發。正如巴士卡里雅所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 ]
⑶師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句:
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①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只許讀,不許說,用你聲情并茂的朗讀,把你內心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②從他的朗讀中,你聽出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到困惑的地方嗎?教師相機點撥指導,引向深入。
預設一:
“頻來入夢”是什么意思?我的生身母親為什么會頻來入夢?
(教學策略:1.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的第二節,并指導學生讀好幫助理解“生身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2.出示作者與母親生活的故事,以促進學生理解的深入。)
我的祖國母親為什么會頻來入夢?
(教學策略:1.出示作者在留德十年中的飽含深情的語句:“我的祖國正處在苦難之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她呀!”2.介紹我們國家當時的情況。)
預設二:
讀著這幾個句子,哪些詞語會跳入你的眼簾,讓你久久拂之不去?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抓住“簡直不能忍耐”、“心潮騰涌”、“一直”等詞語感受作者內心情感的真摯。)
[設計意圖:給學生搭建充分自主的舞臺,書讓學生盡情地讀,情讓學生自己去悟,以實現“情感和情感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接納”。]
⑷再讀課文,捕捉感動。
①請同學們用心朗讀課文,看看文中還有哪些語句深深地觸動了你的心弦?把你的感受寫在課文的旁邊。
②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