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懷念母親》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
生:個別讀第三自然段
師:有一個詞,叫——"頻來入夢".什么意思
生:經常到夢里來.
師:出示學習提示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么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著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
生默讀日記內容并圈點勾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通過問題深入閱讀,從課本中獲取信息,使學生情感深受感染,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能力.
師相機:出示"……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師:出示日記(一)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師追問:"甜蜜"和"凄涼"是不是有矛盾 你怎么理解
生:因為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仿佛就在身邊,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凄涼,孤獨.
師:我們通過這凄涼,通過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異鄉的生活,對嗎 這凄涼這甜蜜最后融成一個字,縈繞在作者心頭,哪個字
師:引導學生提取段中的"糊"字,在這里"糊"字怎么理解呢
生:覆蓋,粘,纏在
師:糊字用在這里好在哪里 糊字寫出了什么
生:縈繞,包起來的意思想甩也甩不掉.
師: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 是內心自己對祖國對故鄉的思念,全都融入到這個"糊"字中了. 誰來給老師和同學們讀出作者這種甜蜜.
生:讀
師:一個糊字,寫出了作者對故鄉的無盡思念,對祖國無盡的懷念.
雖然凄涼但內心甜蜜你能讀出作者的復雜心情來嗎
【設計意圖:對這段的教學出發點是體會作者身在異鄉對親人,對祖國的懷念,教學方法即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首先抓住凄涼和甜蜜兩個詞語讓學生體會是否矛盾, 你如何理解,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知道作者的心是復雜的,復雜的心"糊"在心里.再有引導學生抓住"糊"這個字,對這個字的剖析,把握完全能走進作者的內心,這恰恰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體會這個字用的貼切之處,進而探究人物的情感世界,即對親人對祖國的懷念是刻骨銘心的,揮之不去的,讓學生感受到品悟語言的魅力,在今后自己習作時是個借鑒.】
師:出示日記(二)想起自己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么樣的
(2)作者為什么要寫房東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讀.
師:從交流中,我們體會到了游子那誠摯的愛國心,請同學們深情朗讀,再次走進老人的心田.讀:
——11月16日……
(讀中評議,評議后再讀)
這種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讀:
——11月20日……
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銳,即便是一絲絲輕輕的驚動,也能勾起游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讀:
——11月28日……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與上一環節緊密聯系.前一個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抓住關鍵語句深入閱讀,品出了關鍵字詞所包含的深刻含義.這個環節重在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通過中外母親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師引讀等方式,感受作者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
四,夢中尋母
師過渡:這樣的思緒可以在日記中找到許多許多,這樣的情懷在心中很濃很濃.異國的生活讓兩位母親頻來入夢,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卻又要《尋夢》,夢境已經如此之頻,作者何故還要尋夢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尋夢的段落,看看作者尋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