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案例及反思
(生讀句子,思考)
生:第一句描寫的是桑娜在看到鄰居西蒙死后的動作,此時她的心理可以用“毫不猶豫”來概括。
生:第二句是桑娜在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描寫,可以用“忐忑不安”來概括。
師:(相機板書這兩個詞語)看到這兩個詞語,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可以看出桑娜的心理是前后矛盾的。
師:那么,為什么桑娜會在抱孩子前后產生這樣矛盾的心理變化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1—7段,讓我們走進桑娜與西蒙的家里,去找問題的答案。
片段二:探究閱讀,深入體會。
(生自由讀文1—7段,思考。)
生:桑娜在抱孩子時毫不猶豫,是因為她的善良、對鄰居的同情和關心,所以,她覺得自己“非這樣做不可”。
生:抱回來后又忐忑不安是因為她怕丈夫不同意,因為他們太窮了。
(師相機板書詞語)
師:課文哪里表現了他們的貧窮?
生:“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
師:由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生:帆已經用了很久、很破了,可是他們很窮,沒錢買新的,只好補了再補,說明他們真的很窮。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抓住了重點字詞幫助理解,用同樣的方法再找一找文中還有那些地方可以體現“窮”。
生:“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漁,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由這幾句話也可以看出桑娜家里很窮,孩子很多,丈夫要冒險打漁,可還是只能勉強度日。
生:“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可以看出鄰居西蒙家里也是很窮的。
師:剛才我們走進了桑娜和西蒙的家里,看到了他們的貧窮。那么,除了貧窮,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桑娜家的溫暖。
師: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生: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但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在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
生:從“干干凈凈、閃閃發亮”還可以看出桑娜很勤勞。
生:從“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什么可抱怨的。”可以看出,桑娜很體諒丈夫,很滿足。
生:桑娜在擔心丈夫的同時還一直惦記著生病的鄰居說明她的善良,我感受到了窮人之間的互相同情與關心。
師:你能找到描寫桑娜探望鄰居西蒙時的句子嗎?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她側著耳朵聽”可以看出她確實很擔心西蒙。
生:“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門”“猛地推開門”這些動作都說明了她心里的著急,說明她是真心實意的關心鄰居。
生:“寡婦的日子真難呀!”這句話桑娜說了兩次,說明她此時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艱苦處境,而是在發自內心地同情西蒙,這就更說明了她的善良。
生:我還看到了西蒙臨死前對孩子的牽掛與疼愛。
師:可以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嗎?
生:“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的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
師:你覺得該怎樣讀這句話來表現偉大的母愛?
生:朗讀。
師:聽到這句話我很感動,同學們可以通過文字體會出那么多的感情。正是桑娜的善良、淳樸、她對西蒙的同情與關心,讓她毫不猶豫的抱回了兩個孩子。下面,就請你讀一讀第一段話,通過你的讀來體現桑娜的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