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2、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鼓勵、給“我”帶來的變化,以及我對老教授的感激之情。
3、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遇事要堅持不要放棄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關愛品質,使他們懂得幫助別人,學會關愛。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本文的生字詞,也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也知道了我在音樂方面前后發生的變化及發生變化的原因。那么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這一課《唯一的聽眾》
二.深入閱讀課文,并思考
1.唯一的“聽眾”是何時進入我的眼簾的?請用下列詞語連成一句話說一說:(躡手躡腳
懊惱
羞愧
抱歉)
“聽眾”來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變?
(我獨自來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惱,不由得詛咒自己的時候發現了老人。“聽眾”來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為了到林中坐一會兒,之后是為了幫助我,因幫我而改變。)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9自然段,找出老婦人言語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的。
(同學們,請大家翻開自由朗讀本文,把老婦人的話語用橫線劃出來,并在旁邊做一下注釋,品味老婦人的的內在變化及帶給我們的感動。)
(相機出示)“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生讀)老人真的耳聾了嗎?為什么她要這樣說?
出示詞語:打擾
介意
指導朗讀
師:是當“我”為在樹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惱,認為這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在幽靜樹林里的平靜心情,深感內疚、抱歉地沖老人笑笑,準備溜走時,老婦人對我“講”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坐一會兒。這兒說明了什么?
這句話中老婦人自己承擔責任,“是我打攪了你”,讓“我”不要過意不去,老婦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這兒坐一會兒,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攪“我”說得非常客氣。
接著老婦人又講:“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這是老婦人在鼓勵“我”,讓“我”不要再懊惱,灰心,并打消我的顧慮不要在意她在場,拉好拉壞她都聽不見,對她不會造成任何干憂,讓“我”毫無顧忌地大膽練習。老婦人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引說──(齊讀句子)
(出示):“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指導朗讀
大家想想如果我們平時做一件事,如果身邊有人看著你和沒人看著你,你覺得哪個更有效率?我這里指的是咱班大部分同學喔。(引導學生體會老人是鼓勵“我”要持之以恒地練琴)
生回答:有人盯著。
所以,大家說,這里的老婦人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希望我能堅持下去,努力練習,畢竟這兒有聽眾。)
第二段話是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時,老婦人說:“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這又是老婦人在鼓勵“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樣,老婦人耳朵聽不見,但心里卻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來做“我”的聽眾,目的是讓“我”樹立信心,堅持每天面對自己的聽眾來練琴,“我”一定會越練越來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