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主題網絡探究教與學設計構想
2. 各小組進入主題學習網站,共同探討、深化理解,弄清問題的答案
3. 把問題的答案制成讀書卡片或演示文稿,準備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
目的
1. 學會圍繞專題,通過讀書、瀏覽網站深入探究學習
2. 學會制作讀書卡片和演示文稿
3. 培養與人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4. 進一步感受到“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從而喚起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和責任感
展示成果 反饋交流
教師
1. 運用廣播組織學生匯報探究的結果,并給予點撥
2. 鼓動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3. 肯定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并提出好的建議
學生
1. 各小組通過網絡展示交流探究成果
2. 相互評價和補充發表不同的意見
3. 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目的
1. 共享學習成功的喜悅
2. 對各專題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3. 學習別人的學習成果(包括新的見解和表現形式)
4. 深化對“只有一個地球”的認識,從而喚起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和責任感
→ 4 課時
綜合實踐 課外延展
教師
1. 提出延伸要求: (1) 課后學生圍繞“如何保護地球”,可設計一份宣傳小報,可設計一則公益宣傳廣告,可在網上通過 bbs 論談,寫讀后感或倡儀書。 (2) 可瀏覽專題網站上提供的相關資料,獲取更多信息。 (3) 鼓勵學生鏈接相關網站,了解有關地球環保的其他相關信息
2. 激勵學生延展、創造
學生
1. 選擇一種形式,完成課外作業
2. 瀏覽專題網站上的資料
3. 鏈接相關網站去訪問
目的
1.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2. 使學生深化認識,并變成自覺行為
3. 讓學生具有獲取與探究相關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 2 課時
《只有一個地球》主題網絡探究教與學反思
我們嘗試的“主題網絡探究學習模式”把學習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設主題學習網站。 學生在自讀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后,圍繞該主題,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和在因特網上搜集相關素材并下載拷貝,然后交教師篩選,再與信息技術教師一道設計、開發和研制主題學習網站。整個過程就是師生共同搜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第二階段:實施主題網絡探究。 這一階段利用語文課時 3 ~ 4 節去完成。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⑴教師利用課件和導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文,確立重點研究專題。學生閱讀課文后可提出不懂的問題,簡單的相互幫助解決,仍弄不懂的且有價值的問題,經過篩選后作為下一環節深入探究的專題。⑶選取感興趣的專題,分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可從以下專題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分小組利用主題學習網站進行深入探討。我們確定的專題有:①地球為人類提供了哪些資源?②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有哪些?③破壞地球后給人類帶來哪些災難?④我們如何去宣傳和保護地球?等等。⑷匯報交流,展示成果。學生把探究的問題結果通過讀書卡片和演示文稿等方式進行展示交流、評價,實現資源共用、成果共享的目標。
第三階段:課外延展 綜合運用。 這一階段,可安排在課內完成,也可放在課外去進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辦宣傳小報、設計宣傳廣告、寫讀后感、寫倡儀書等形式宣傳保護地球。還可以通過訪問相關網站來了解更多的環保信息,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以上整個探究過程,師生均在同一平臺上,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和交流反饋,達到共建課程、協同發展的目標。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信息素養等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