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
(四)拓展閱讀
閱讀《一對白天鵝》,進一步體會動物小說的特點。
(五)作業
1.閱讀沈石溪作品《第七條獵狗》等其它作品。
2.推薦閱讀世界動物小說之父——加拿大作家西頓的《小戰馬》等作品。
附:實錄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初次見面,我特別高興。咱們一會兒做一個小游戲,邊做游戲,邊拿著麥克風,拿它的時候要拿穩了,不要把它摔到地上。好,我把麥克風給誰保管呢。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猜猜他是誰?看他能知道他是誰嗎?
生:成龍。
師:都有誰認識成龍,呵,全都認識。
師:都有誰認識他呀?
生:是張龍老師。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他是張龍老師的,
生:他和你長得一模一樣。
師:她很擅于觀察。你怎么看到他就知道我是張龍呢?
生:我聽老師說過。
師:你是聽老師說的。
師:都有誰想繼續,更多的了解張老師,好,都想,我來說幾句話,你來做一下判斷。
師:我今年40歲。
生:我看老師很年輕,看上去只有30多歲。
師:她是通過觀察我得到的答案。還有不同的答案嗎?
生:老師,我從你的外貌上看,顯然你根本就不是40歲,因為你的臉上一點皺紋都沒有。
師:你觀察得非常細致。
生:老師,我覺得你既像40歲,又不象40歲,像是因為你的修養和內涵,不像40歲,是因為你看上去非常年輕。
師:知道臺下的老師和同學們為什么為你鼓掌嗎?你很有智慧,回答問題都可以辯證地來看。真好。
師:我來自云川實驗小學的張老師。做一下判斷。
生:不是,我平常沒見過你。
師:他是通過平時的觀察得到的,說我不是你們學校的老師。
生:因為剛才我從大屏幕上看到你是來自北京芳草地小學的老師,我還聽老師曾說過。
師:他是通過大屏幕和班主任老師那兒了解到的,
師:同學們,我確實是來自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想了解我們學校嗎?
生:想。
師:我們學校有4500名學生,其中有800多名外國學生,來自60多個不同的國家,被譽為小小聯合國,如果你們來北京游玩,一定不要忘了來我們學校,來找我,你們的大哥,我會熱情地款待大家。
師:第三句話,我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同意嗎?
生:張老師這么大人,說這話有點幼稚。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覺得對,因為現在一些大人也喜歡看動畫片。
師:其它同學呢?
生:我同意,老師是非常理解我們孩子的,跟我們孩子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我想老師是愛看動畫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