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請學生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我們會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收獲。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 本課5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①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么觀點?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順序(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第一部分提出觀點,第二部分證明觀點,第三部分總結觀點。)
2、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你是怎樣理解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3、作者在課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接下來作者舉了三個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說說這三個事例的內容?
4、這節課繼續學習課文的二三部分,體會作者運用具體典型的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了解議論文的形式,學寫一篇議論文。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導語:作者在課文的第二部分舉了三個事例,這三個事例與前面的觀點有什么聯系呢?默讀事例,思考:
(1)、三個事例的“問號”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
(2)、三個例子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邊讀邊畫并在書上批注。
2、 讀后交流:
相同點:三個故事都是講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的問題;
三個故事都是講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三個故事都是說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3、大家講的很好。有沒有人能把三個故事間的相同點分析透徹些?(三個故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試驗;最后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4、你真棒!課文讀的很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書上有一段話和你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浚ǖ诙匀欢危
5、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也是課文中的哪句話的意思?(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