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教案
齊讀板書。
《矛與盾》這個故事通過寫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的趣事,諷生活中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的可笑之人,可笑之事,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的道理。
看來寓言真能增長見識啊!希望大家在課后廣泛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增長見識,學會更多做人的道理。
【板書】
古代寓言兩則
矛與盾
楚人有鬻矛與盾, 增長見識
譽盾之堅莫能陷, 獨立思考
又譽矛利無不陷, 合作探究
圍者詢問啞無言。
自相矛盾惹人笑,
說話辦事要實在。
《矛與盾》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本則寓言中的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理解故事內容。3、領悟文中所告訴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教學重點:理解文章內容。教學難點:理解寓意。...
原文: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一、【課題】《矛與盾》(九年義務制教育人教版第十二冊)二、【課時】1課時三、【教學目標】1、 能借住注釋讀懂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能說出那個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那里2、 理解句子的意思3、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4、 學會鬻、...
一、結合單元主題,導入新課。1.本單元的主題是沖突,誰能說說沖突是什么意思?(板:矛盾)2.矛盾這個詞是怎樣演變而來的?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來進攻,盾用來防守。...
教學目的:1、掌握生字詞。2、了解文言文的意思。3、了解寓言內容。4、了解寓言包含的寓意。5、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重點:關鍵性話語展開討論。教學難點:1古今詞義和表達上的不同。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3用自己的話表達課文內容。...
一、激趣導入1、六年級是畢業班了,同學們平時的學習非常辛苦,今天上課前,老師先和大家放松一下,來看一段動畫片。2、同學們,你們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老博士發明的這兩樣新式武器嗎?(自相矛盾)3、你知道“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是什么意...
【學習目標】1.知道讀報的好處以及讀報的基本方法。2.懂得為什么要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以及怎樣才能養成讀報的好習慣。【課前預習】1. 讀準、讀通、讀熟、讀懂課文。(不少于3遍)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荷塘舊事》是一篇回憶性的寫景敘事散文。文章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麗景色。其中,還敘述了發生在荷塘里讓作者深深銘記在心的一件往事。通過美景舊事,抒發了作者贊美自然,贊美人類純樸的愛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由生活現象入手,學第一自然段。1.同學們,說說你的親戚朋友或家人親人中,誰喜歡看報?描述一下他或她讀報的姿態,讀報的情景,讀報入迷的一個特例。(學生講述)2、的確,這樣的情景,我們真是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