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教學設計
⑶誰再來當當楚人,吆喝吆喝?
師:聽你這么一夸,我都想掏錢買了,你可真會譽盾呀!
師:楚人在那兒一個勁兒的吆喝,他話雖不多,但很有用意,這個楚人很會做生意!不信?咱們接著往下讀。你還讀懂了哪一句?
——“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⑴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地。”又夸耀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鋒利,沒有什么東西不能穿透的。”
師:嗯,你讀懂了,他接著夸耀自己的矛無比鋒利。盾是堅固無比,天下無敵了。矛也要好好夸夸,要不可沒人買!
⑵誰再來讀這句,夸夸這支矛?大家聽聽這樣吆喝賣得出去嗎?
師:你現在就是楚人,想象一下你在集市上叫賣的樣子,試著讀讀這句話。
⑶師:瞧我們這位老祖宗,他可真能吹呀,什么東西到了他那兒都成了天下最好的了!楚人又譽其矛曰:教師引讀此句。
師:這支矛真是銳不可擋,爾等真會譽矛也。
⑷師:(小結)你瞧!那個楚人多想把自己的矛和盾賣出去呀!大家再讀一讀這兩句話,仔細體會一下,楚人夸矛和夸盾時說的話有什么不同。
生:夸盾時他用了兩個否定詞,想把他的盾賣出去。
師:楚人用“無不”這個雙重否定來強調矛的鋒利,吸引別人來買他的矛,所以加重了夸的語氣。真可謂用心良苦呀!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⑴師:集市上可真熱鬧!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圍觀者。聽了楚人的一番吆喝,到底有沒有人買呢?你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
生:沒人買。旁邊有人懷疑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問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會怎樣呢?
⑵師:嗯,問這話的人一下就聽出了他話里的破綻,此人好精明!你能用書上的句子再問問嗎?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⑶師:聽出破綻,明知故問,該怎么問?
生①讀。師:這是一個秀氣的姑娘在問呢,看你賣不賣得出去?
生②讀。師:喲,是個健壯小伙子在質問呢,看你待會兒怎么收場?
生③讀。師:這是位精明的長者在跟他較真兒呢!
師:來,咱們一起來問問他.
⑷小結過渡(教師引讀前三句)
——“其人弗能應也。”
⑴師:聽了旁人的質問,那個楚人有什么反應呢?
生:那個人啞口無言。
師:你是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你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其人弗能應也。那個人不能回答。
⑵師:大家再看看圖,瞧他瞠目結舌、無言以對的可笑樣子。周圍的人都在笑話他呢。誰再來讀讀,讀出他的啞口無言。
⑶師:面對旁人的質問,他為什么答不上話來呢?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生小組討論發言:楚人言過其實,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5.師:咱們不僅把這則寓言不僅讀通了,讀懂了,而且還明白了其中蘊含的道理。你們真棒!學古文就是需要反復的品味,
6、讓我們共同來感受一下吧。分角色讀。
四、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師:寓言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寓言中的道理耐人尋味。背一背,講一講,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