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純凈水》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1、通過檢查,由點及面,督促學生認識新詞。
2、自讀課文,能聯系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懂得“窮”并不可怕,它可以是促進人們奮發進取的動力。
3、在理清文本內容時理解課文表達的主題及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實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能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并寫下來。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一篇,激發愛讀書的情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時間:2008年11月14日下午第二節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拓展閱讀課文:《母親的純凈水》,也是一件往事,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課前大家已經讀過了課文,老師也不例外,并且懂得“會讀書的會提問”的道理,我讀出了一些問題,三個大組能快速搶答嗎?(手中捏小紙片如同電視主持人)請聽題:
1.作者是誰?——喬葉
2.本文的主人公是誰?——她(小女孩)
3.上體育課,為了解渴,同學們帶什么?——純凈水
小女孩帶什么?(其實是什么?)——涼白開
涼白開是什么?——涼白開水
4.出示詞語,要求認讀:時髦,丑陋,不菲
5.這是寫人還是寫事文章?——寫事文章
6.課文主要講什么?
7.你喜歡母親嗎?為什么?(如:勤儉持家,善于理解人,育人有方,貧富觀有道理等)
8.這篇文章與我們平時常見的寫事文章有什么不同?
(降低難度:文章純粹寫事嗎?)——寫事中穿插寫心理活動全部過關,說明同學們預習課文沒有——囫圇吞棗。
三、理清文章的寫作藝術,交流中朗讀課文、領會文本主題。
1.找出文中寫心理活動的段落。
指名學生讀書。
2.思考:這些段落分別寫了怎樣的心理?
大致為: 隱隱不安,高興;
尷尬,懷疑;
委屈和酸楚;
理解貧富;(沉靜)
3.這些心理活動,各是在什么事件后引起的?
可以回答為:帶純凈水,
同學嘲笑,
母親坦誠相告,
母親談貧富觀
相機讀句子,如坦誠相告的描寫,采用填提示語的方式讀對話。(加上“沉靜、語重心長”等);
如體悟中讀“再窮,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窮了,那可就真窮了!
4.小結
黑板展示的便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請讀一讀,引導連成句子說一說(隨讀詞在詞語下畫橫線)。
課文正是這樣,(隨講解構畫成表格)由一件事到一段心理活動,再由一件事到一段心理活動,依次展開敘述,將故事逐步推向高潮,讀完文章,使你不得不回過頭去反思。因為文章給了我們許多啟發。
5.課文讀完了,你有什么感想呢?(補充表格)黑板上的空白處,你能填上怎樣的感受呢?
拿出紙筆先寫一寫,再匯報。
6.學生匯報。
四、拓展閱讀
1.我們平時讀過類似的文章嗎,可以是內容上相似的,也可以是寫作方法上相似的。
請同學展示。我相信:你的展示已經是最好的推薦了,課余時間,同學們可以共同欣賞被推薦的文章,用我們剛剛討論的方式或你自己悟出的新的視角去交流閱讀吧。
2.師展示自己的習作《扶起一條凳子》,寫法上類似的一篇文章。
3.《母親的純凈水》刊登于多家雜志,如《語文教與學》05.1美文篇,《文苑》05.1成長篇,《青年博覽》08.8成長篇。有機會遇見這些雜志,可以讀讀,如果愛屋及烏,由這一篇你想讀整本雜志,我肯定阻擋不住,我也就不阻擋了。
附板書表格:
事件
心 理 活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