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后反思(2篇)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記,它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了孔子對學生的關愛及師生之間真摯的情誼。在教學本課時深深感受到了孔子這個大教育家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孔子在陽光明媚的春天,帶著他的弟子來到泗水河畔,觀賞著美麗的風景,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學生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孔子在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樣的人是真君子的時候,巧妙地引用了水的特點,學生易于接受。比起空洞的說教,在課堂上灌輸的方式好得多。讓我不得不對孔子的教育方式倍加贊賞。孔子不愧是大教育家。
《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孔子游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游記。它生動地描繪了孔子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泗水實施教育的故事。課文把孔子帶弟子們游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
在教學時,我重點抓住兩個重點段。
第一是第二節,特別是“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我引導學生進行發散,仿照再說,開始還以為學生不易說準,可學生說得卻非常得好,如有同學說“盛開的鮮花是她燦爛的笑容。”“流淌的小溪是她甘甜的乳汁。”“飄浮的白云是她潔白的裙子”“蒙蒙的薄霧是她神秘的面紗”等。我感覺學生都是有很大的潛能的,有很大智慧的,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深入地進行挖掘。
在教學“孔子談水”這一重點段時,我用“之所以說水有德行,是因為它――”“之所以說水是真君子,是因為它――”用這兩種句式,讓學生從心里真真實實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話的道理。而對于水還有什么特點,我還讓學生進行深挖。如王文杰說:“水在潔凈了他人的同時卻污穢了自己,可見他多么舍己為人!”韓生強說:“滴水能穿石,可見水有恒心有毅力!”孩子們的回答正好是對孔子為說完的話的補充。
這篇課文不僅有優美的景色描寫,還有富有哲理性的談話,確實是一篇很難得的佳作。在教學時,我想,只有學生從心靈深處消化的語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積累與運用。看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得注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來,在不知不覺中就能達到熟讀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