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下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一 些農具并了解其作用,能說出一些詩句中的農業生產和什么農具有關,讓學生能聯系生活來學習語文。
2.誦讀與欣賞《夏日絕句》,并能聯系背景知識了解詩人的心理和情感。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以口語交際來增強學生關心時事的意識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學生讀題。
⑵學生指認圖中的農具,教師注意引導。
⑶學生再讀題中的農具名,將其與相應的圖連線。
2.教學第2部分。
⑴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些農具的作用嗎?
⑵學生嘗試回答。(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讓學生課前查資料)
⑶要求學生寫下它們的用途。
3.教學第3部分。
⑴學生讀詩句。
⑵要求學生說出詩句中帶點的詞語是什么樣的農業活動。
⑶學生討論:這些農業活動和什么農具有關?
⑷教師小結:語文學習既要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去學,同時也要注重從歷史生活中去學習。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⑴學生自由誦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韻律。(注意閱讀詩歌下面的注釋文字)
⑵指名試讀,相機正音、正調。
⑶學生反復誦讀詩歌,做到熟讀成誦。
⑷在熟讀背誦的情況下,學生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
⑸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欣賞與拓展。
⑴簡介李清照的詩歌背景。
⑵引導學生思考第二部分的問題。(讓學生聯系詩歌背景來思考)
⑶師生共同得出答案:南宋君臣不戰而退、茍且偷安的行徑讓作者十分絕望,她渴望朝廷具有項羽那樣的氣概,能夠收復失地,拯救家園。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⑵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盧溝橋烽火》。
⑶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留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⑷讓學生說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成一樣大小。
⑸教師重點指導“序幕、如火如荼”等詞的寫法和整體布局。
2.練習。
⑴學生練習描紅。
⑵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即使小結。
⑶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⑴展示寫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⑵對寫得不好的字,加以糾正并強化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學生讀題。
⑵教師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引導學生關心時事。
⑶教師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學會關注時事、了解時事,圍繞熱點問題進行口語交際。
2.指導。
⑴根據學生回憶:最近有哪些熱點話題?(可以從近期的報紙、電視和人們街頭巷尾的談話中去尋找)
⑵學生圍繞各自關注的熱點話題分組互相聊聊。
3.練習。
⑴每組派代表說說所關注的問題。(教師以引導和鼓勵為主)
⑵讓學生互相補充、評議熱點話題。
4.反饋。
⑴指明讓學生說出本次口語訓練后自己的收獲。
⑵教師小結。(關注時事、了解時事和評說時事的方法)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是:“回、國”
⑴學生細心觀察范寫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