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印度洋上生死夜
一、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結合上下文辨析文中兩個“抽搐”的不同含義。
3、借助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主人公皮埃爾在生死關頭,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關心他人勝過自己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世界地圖。
a、世界上有哪四大洋?
b、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說說它的周圍是哪幾個洲?
2、板書課題。
a、看到這個題目,可以知道些什么?
b、看到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各自默讀課文,劃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討論下列詞語的意思:
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盡、須臾。
a、猝不及防:猝,忽然。事情突然發生,來不及預防。
b、抽搐:肌肉不隨意地收縮的癥狀,多見于四肢和臉面。
c、泡沫:聚在一起的許多小泡。結合生活實際講解。
d、耗盡:消耗光了。
e、須臾:極短的時間。
(相機指導字型及難寫部分。)
3、齊讀生字詞。
4、再讀課文,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5、讀后討論小結:
時間:1998年6月21日夜里;
地點:印度洋上馬斯科林群島的海洋中;
人物:法國船長皮埃爾和他的妻子克勒松;
事情:船長皮埃爾攜妻子克勒松夜游印度洋,克勒松不幸落水,為章魚纏住,被奪回后仍生命垂危。與此同時,皮埃爾得知附近即將發生海嘯,顧不得搶救妻子克勒松,冒著生命危險向客輪報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6、理清課文脈絡:
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皮埃爾夫婦駕駛快艇在印度洋上游玩。
第二部分(2-6))皮埃爾夫婦海上遇險,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
第三部分(7)皮埃爾獲知地震、海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后的心情。
三、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2、用鋼筆描紅、臨寫。再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交流)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感人的文章。
二、自讀自悟:
平時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課文,總是會提幾個問題讓大家讀書思考,是不是?今天老師要提什么問題呢?暫時保密。請大家先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猜一猜老師會在哪里提問題?如果老師在這里提問題,該怎樣回答?可以在書上做做記號。
三、交流質疑:
看來同學們還是很會提問題的,許多地方都和老師想到一起去了。好了。誰先說說?(對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即時解決;對一些較麻煩又與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建議在課后解決;引導學生思考最值得研究的有價值的問題。)
1、皮埃爾遇到了哪些危險
這個問題提得有水平,來,請你寫到黑板上來。(板書:遇到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