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晚的實驗》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有些問題非常淺顯,讀過課文我們就能回答出來。而有些問題則需要我們仔細的讀課文,認真地思考才能回答出來。你還想知道與課文有關的什么問題?
老師這里有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來思考:
斯帕拉捷是一個 、 、 的科學家。
你覺得這些橫線上可以填哪些詞語?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寫上你的思考。
二、走進文本,走近人物
1、板塊預設一:細心觀察
在學生談到“細心觀察”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xiàn)斯帕拉捷細心觀察的語句。
出示一:“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靈活地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從來不會撞到樹上或者墻壁上。”
1、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斯帕拉捷是一個細心觀察的人。
2、指導朗讀,突出這些詞語。
3、通過朗讀,你覺得斯帕拉捷的觀察與一般人的觀察相比怎樣?(觀察更細心。)
(板書:細心觀察)
2、板塊預設二:善于思考
在學生談到“善于思考”時,引導學生找出表現(xiàn)斯帕拉捷善于思考的語句。
a、出示二: “蝙蝠憑什么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
“不用眼睛,蝙蝠憑什么來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的飛蛾呢?”
“難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僅能夠飛翔,而且能在夜間洞察一切嗎?”
1、分別指導讀,可以加上個“咦”字,讀出奇怪的語氣。
2、出示“好奇 奇怪 猜想”,讓學生連線。
3、思考,為什么第一處問句要用好奇而不用奇怪。
4、讀過課文之后,你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回答這三個問題。
b、相機出示三:“啊!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原來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1、如果你是當時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動作?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2、改變啊的讀音,讀出驚訝的語氣。
3、這兩個“!”包含了什么?好好讀讀體會一下。
4、讓學生再問出示的三個問題,再請三名學生分別用肯定的語氣回答。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食物,就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
c、文中還有兩次實驗沒有寫出斯帕拉捷的思考,你覺得在堵鼻的時候,斯帕拉捷會怎么想?堵耳朵之前,斯帕拉捷又會怎么想?
板書:善于思考
3、板塊預設三: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1)、斯帕拉捷的鍥而不舍表現(xiàn)在哪里?(四次實驗,前三次都失敗了。)
(2)、四次實驗的經過如何,哪一次寫得最詳細,如果每一次都這么寫,行不行?(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3)、前面三次實驗都沒能找到蝙蝠飛行的秘密,會有人來勸,怎么勸?斯帕拉捷會怎么答。全班分兩組討論,一組勸,一組答。
(4)、既然勸不住他,那就來贊贊他。
4、板塊預設四:做出杰出貢獻
(1)、為什么說斯帕拉捷是一位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2)、超聲波的應用有多廣泛?
(3)、指導讀“斯帕拉捷……巨大的恩惠”
出示:相關的超聲波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