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衛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六篇
c、哪里……閃爍
(理解“紅五星”、“迷彩服”等就是指子弟兵,哪里有危險,他們救出現在哪里)
小結:只要有洪水、有危險的地方就會有我們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正如小江珊奶奶所說的那樣:“孩子,只要你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穿迷彩服的人,你就向他求救,他一定會來救你的。”在江珊奶奶的眼中,在所有人民群眾的眼中,解放軍戰士就是他們的大救星!(全班齊讀)【圓滿小結第二個問題,人民解放軍救出了無數的群眾,他們是人民群眾的大救星。】
(3)、讓我們充滿激情地朗讀這段話,把這些人民救星們牢牢地記在心里。(齊讀全段)
5、引讀第六自然段。
為了保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子弟兵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哪里有危險他們就沖向哪里,他們為什么要那么做呢?(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他們熱愛人民)【為課前歸納的兩個問題進行總結,引出人民子弟兵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加深對戰士們的崇敬之情。】
總結:是的,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他們深深地愛著我們的祖國和人民。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戰士們用錚錚鐵骨、血肉之軀打勝了這場——大江保衛戰,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永久的豐碑。作為這場大決戰的見證者,大江,永遠銘記著——(引讀)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引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三、拓展閱讀。【這首詩歌雄渾大氣,概括了人民解放軍的奉獻精神,更體現了人民對解放軍的感激、敬仰之情,最后的朗讀把勇敢無畏、堅定執著深深銘刻在心里。】
1、出示詩歌:
讓高高的防汛紀念碑化作大筆,把勝利的捷報寫上浩瀚的楚天;
讓巍巍長江大橋化作巨琴,奏響英雄曲,迎接抗洪將士光榮凱旋!
今天,當我們即將合上98抗洪這部煌煌大書,
我們已經把生命的奮斗和思考一起留給了歷史。
以抗洪的名義,我們將何難不克,何功不遂。
以抗洪的名義,忘記98就意味著背叛!
當后世子孫肅然按下歷史的放音鍵,聽到98抗洪驚天動地的吶喊時,我們,將不會羞愧,因為我們盡到了這一代人的責任!
2、齊讀。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寫一首謳歌抗洪戰士的詩。
教后感:
在港閘區教育局主辦的的“蘇教版第十二冊教材分析會”上,我執教了《大江保衛戰》這篇課文。當初選擇執教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因為它雖然是一篇通訊,但是課文語言相當精彩和大氣,學生們容易讀出氣勢,我非常喜歡它。而且學生們對1998年的這場洪澇災害并不了解,如果只是通過語言文字不能深刻地再現當時的情景,體會人民子弟兵的崇高精神,所以就想通過一些現代化的手段幫學生重現當年,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就是要解決兩個問題:為什么稱人民子弟兵為“錚錚鐵漢”;為什么稱人民子弟兵是“人民救星”?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要重點理解2、4、5自然段。
在執教這篇課文時,對于三個重點段落——第2、4、5自然段,我采取了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學習三段分別提了三個問題:1、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說說為什么令你感動,并試著讀好它;2、聽了黃曉文的故事,你想說些什么?3、讀讀第五自然段,看你讀懂了什么?三個問題步步深入,學生對人民子弟兵的崇高精神的理解也步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