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教學實錄
第一板塊:由文字讀到夾竹桃的韌性,體會作者對事物獨特的感情。
師:這堂課我們繼續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老先生的作品:夾竹桃。回憶一下,作者圍繞夾竹桃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生: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寫了花色艷,第四自然段主要寫了花期長,第五自然段主要寫了花香濃和花影妙。【師板書:花色艷、花期長、花香濃、花影妙】
師:我們來看黑板,一個著名的語言學家寫夾竹桃是這樣寫的,他先從花色,寫到花期,再寫到花香,花影,老師發現從這些內容上好像也沒什么特別,如果讓我們去寫一種事物,基本也是這樣寫的。但是,作者同樣寫花期長,他是這樣寫的。他用了三句話。誰來讀第一句話。
指名學生讀。
師:老師發現,當你讀到悄悄地一聲不響的時候,特地停頓了一下,因為這是兩個詞。但是你發現了嗎?這兩個詞意思其實是接近的。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意思接近的詞往往不放在一起,避免重復。可是作者卻把意思相近的兩個詞放一塊了,這是不是重復呢?老師先請一個同學把悄悄地這個詞刪掉,再來讀這句話。讀上去有什么感覺?
指名學生讀。
師:有什么感覺?
生:有點不通。
師:說不清楚是吧?就覺得不通。讀慣了,去掉一個詞,讀上去有點別扭。一聲不響的人你喜歡嗎?為什么?
生:一聲不響的人不太合群。
師:這樣的人不太招人喜歡,有點悶。你們喜歡嗎?
生:不喜歡。
生:整天一聲不響的人比較乏味,沒有生氣。
師:缺少生氣,缺少活力。那么夾竹桃是真的沒有生機,沒有生氣,沒有活力嗎?
生:不是。
師:可作者確實是用了一聲不響這個詞啊?來,再把悄悄地這個詞放進去,你再讀讀看。
生:不是沒有生機,而是沒有虛榮心。它不像其他花那樣,開花要讓大家都知道。
師:不張揚。
生:夾竹桃不像外面的花那樣爭奇斗艷,就是開著自己的花。
師:并不是沒有活力,而是好像把這種活力藏起來了,就是這樣安靜地不張揚地開放著。現在我們發現,兩個意思相近的詞放在一塊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能讓我們讀出不同的味道。再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老師聽你們讀的過程中發現你們特別強調敗了,又開。黃了,又長。花一般都是先開,再敗,先長,再黃,這叫花開花落,這是自然規律,可是季老先生筆下卻先寫敗,再寫開,先寫黃,再寫長。難道夾竹桃跟別的花不一樣,是先敗再開的?
生:不是。
師:為什么季老看到的夾竹桃開花是這樣的呢?為什么他要這么寫呢?
生:在說明夾竹桃花期長,一朵花敗了,就又開出一朵,一直延續著。
生:敗與開,黃與長,是兩組反義詞,突出了夾竹桃的花期長。而且我從兩個又中我也能讀到夾竹桃具有韌性。
師:對,作者用了兩組反義詞,而且把敗和黃放在前面,可以讓我們聯想到什么?
生:這說明夾竹桃的生命力是源源不斷的,不像其他的花謝了,這個季節就不開了。
師:源源不斷這個詞用得多好,就如打仗一樣屢敗屢戰,頑強不屈。對,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寫它的韌性。作者在贊美夾竹桃的韌性。正因為作者懷著對夾竹桃有著獨特的感情,所以同樣的開花,他看出來的就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開花,他寫出來的也不一樣。【師板書:韌性 感情】老師再請一個同學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這句話。
師:一嘟嚕,這個詞讀得多有味道!這個詞我們南方人不常用,它是北方人的口頭用語,知道是什么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