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教學實錄
生:一嘟嚕就是一串。
師:一串的,形成一簇的東西,在北方就叫一嘟嚕。簇,是書面用語,更規范,更真實,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用簇字呢?換個字讀讀,換成簇,你自己讀讀,有什么區別?
生:一嘟嚕更能體現夾竹桃的活力,而用一簇感覺很死板。
生:用一簇我也感覺比較嚴肅,而用一嘟嚕感覺非常生動,細致了。
師:北方人說葡萄,不說一串,而說一嘟嚕。聽到人說一嘟嚕葡萄,你覺得這葡萄是什么樣的?
生:我感覺這葡萄肯定長得很大,很圓。
師:一嘟嚕葡萄能讓我們感覺每個葡萄都長得很圓潤,很飽滿。在這里,嘟嚕也能帶給我們這種感覺。 一個平平常常的口頭用語,只要用得恰當,恰到好處,就不尋常了,就趣味盎然的。一起讀讀這句話,感覺嘟嚕帶給我們的情趣。
生齊讀。
師:誰來讀第二句。
師:這句話寫了夾竹桃一年三季常開不敗。
師:誰來讀第三句
師:這句話也是在寫夾竹桃一年三季常開不敗。
師:兩句話都是寫這個意思。如果讓一個園藝工人,或者科學家來寫夾竹桃的這個特點,肯定一句話就能說完,那就是夾竹桃一年三季開放,常開不敗。可作者卻足足用了那么兩句話來寫,寫得比較長,寫得比較特別。自己再讀讀作者的兩句話,這兩句話特別在哪?與眾不同在哪?
師:你從這兩句話的句尾發現了什么?特別在哪?
生:我發現兩句話都用了雙重否定,強調花期長。
師:我們一般用雙重否定就是為了強調,強調花期長,還強調什么?
生:也強調了夾竹桃的韌性。
師:很好,冒號,往下說。
生:春天、夏天、秋天,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夾竹桃都挺了下來。它不是每天都開的,無日不迎風吐艷,它是無所畏懼的。
生:不管經歷什么困難,每天都是花落又花開。
生:我發現夾竹桃的韌性比其他花都強。像迎春花玉簪花那些花開了就謝了,只開一季,而夾竹桃一直開了三季,謝了也能再開。
師:是的。季節在變化,氣候在變化,花兒在更替,但始終不變的卻是夾竹桃。其實剛才大家所說的還是圍繞一個詞:韌性。韌性原本是形容人的品質,形容人頑強不屈,堅韌不拔。這里說夾竹桃具有韌性,就完全把夾竹桃人格化了,賦予了它人的品質:韌性。由此,夾竹桃這一很平常的事物就變得不尋常了。
指名讀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