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教學反思
2.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匯報閱讀收獲,暢所欲言,應該放在第一課時,并且可以與課前預習結合起來。匯報和聆聽匯報的過程也是初步整體感知文本的過程,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問問題指向性要明確。
3.第一課時要解決的問題有:導入——初讀課文,交流收獲——檢查生字詞——精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4.讓學生簡介文章內容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由具體詳細地描述向言簡意賅地概括的過渡。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歸納、提煉、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走一個來回。
5.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注意精心安排精讀環節。比如:精讀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自己讀讀這段,說說讀后感受(氣憤),接著緊扣“奴役”“殘酷地奴役”等詞,加深對荷蘭侵略者殘酷奴役的理解,想象相關的慘絕人寰的畫面,補充一些歷史資料揭露暴行,加深對“恨透了”的體會,指導有感情朗讀。即整體感知——品味關鍵詞——想象畫面——補充資料——體會情感——感情朗讀六個環節。或層層鋪墊,層層深入,或七嘴八舌,補充提升。
6.抓關鍵詞句反復玩味。比如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這句話承上啟下。鄭成功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荷蘭侵略者對臺灣同胞的殘酷奴役。鄭成功之所以有底氣說這句話是因為下文介紹了鄭軍修造船只,聚集糧草,加緊操練。渡海東征時,風帆蔽空,戰旗招展,紀律嚴明,軍容整肅。聯系上下文,營造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朗讀。再抓關鍵詞“終于”(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聯系前因后果,品味“終于”里包含的豐富情感和內涵。
7.恰當地使用以讀代講。
8.課內動筆寫要有指導,就用習作指導的方式即可。關于戰斗場面的描繪,要注意引導學生面點結合地寫。面好描繪(敵人驚恐萬狀,敵軍艦隊亂作一團或類似的話),點難刻畫。驚恐萬狀到底是什么狀,及有多少狀呢?可以讓學生想畫面,再語言描述,也可以抓關鍵詞想畫面,想過程,想來龍去脈。比如以“ 心驚膽戰”“呆若木雞” “聞風喪膽”“ 哭爹喊娘”“屁滾尿流”“ 喪家之犬” “漏網之魚” “負隅頑抗,死路一條”等關鍵詞寫某一個或幾個荷蘭士兵的丑態。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組織,可以用“你看——”“你聽——”等推出特寫鏡頭。或者用其他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介紹“驚恐萬狀”。不過特別要注意,在動筆之前,一定讓學生說,你說我說大家說,創意的火花來自于思維的碰撞。
9.如何恰當自然地讓學生理解最后一自然段起“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是個經常碰到的經典問題。我的初步想法是讓學生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