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樹》教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揭題導入。
1、一顆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隨地而生,往往遭人踐踏、蹂躪,它歷經(jīng)了生命的艱辛。而這棵大樹卻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充滿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燦爛壯麗。與大樹相比,小草簡直弱不禁風。可是,小草卻是能夠澆灌成大樹的!實現(xiàn)這一奇跡的就是——(夏洛蒂三姐妹。)
文中有一句話,精確地概括出了這三姐妹的一生。這句話就是——
出示: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
2、命運對夏洛蒂姐妹似乎特別不公平,幾乎是從一出生開始,她們就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辛。
二、體會“艱辛”。
1、德國著名的詩人、思想家歌德說過:聰明的人應當用兩只眼睛來看書,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也就是說我們看課文,一方面要讀懂文字,另一方面還要品味這些句子背后的意思
下面就請我們同學自由讀一讀課文的2-4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夏洛蒂經(jīng)歷了哪些逆境,在你有感受的句子旁寫下你所體會到的意思。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反饋。
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用哪些文字來詮釋“艱辛”二字的。你找到了哪些語句,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1)、家庭不幸的遭遇。
出示:“童年的一段生活……替富有人家?guī)Ш⒆印?rdquo;
a、窮牧師家庭——家境貧困,生活凄涼,艱苦——對夏洛蒂的成長來說這是逆境!童年: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學校度過
b、夏洛蒂經(jīng)歷了更大的不幸——她母親在她5歲時,便不幸因病去世了。可見,三個弟弟妹妹年齡更小,文中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嗷嗷待哺(讀準——理解: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失去了母親就意味著永遠失去母愛,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從此,她的生活更加艱辛。
(2)、遭遇訓誡的遭遇。
過渡:等待夏洛蒂的不僅僅只是家庭不幸?guī)淼哪婢常有更多的不幸。我們繼續(xù)交流。
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幾個月……婦女的事業(yè)。
a、哪些字眼讓你覺得刺心的疼痛。
b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議的逆境,騷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劍,把她的心刺得鮮血淋淋。在騷塞看來,婦女應當服從上帝的安排甘心去做小草,而不應去追求大樹的事業(yè),妄想當什么文學家。
c、練習朗讀,讀出“傲慢”、“冷冰冰”的語氣。
d、夏洛蒂寫信難道是為了讓人奚落的嗎?聯(lián)系課文說說寫信的初衷。——但這封信有提攜和指導嗎?有的只是——冷酷和偏見
羅伯特·騷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偏見呢?
引入材料——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
[資料一] 19世紀的英國,男女不平等的現(xiàn)象依然普遍存在。無論是上流社會,或是底層百姓,男性完全占據(jù)著家庭的主導地位。絕大部分婦女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完全依附男性而生存。她們只能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摘自《十九世紀英國社會現(xiàn)狀面面觀》
e、騷塞的回信無異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從頭涼到腳;又像是一把利劍,把她的心刺得鮮血淋淋。此刻她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失望、羞慚、痛苦、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