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小學語文五年級)
師:平時我們學習某篇敘事的文章,這些要素在什么地方出現?
師:那在一般的課文中,這些要素在什么時候出現?
師:這是劇本與一般課文的一個根本區別。(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臺布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愛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閱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仔細品位任務語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2.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看了課題,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么請罪?請罪的結
怎樣?我們了這個劇本就知道了。
二、通讀劇本,了解劇情
1.自讀劇本,勾畫生字、新詞并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①生字、新詞學習情況(出示生字卡片、及成語累積指名學生讀、說、寫)。
重點指導:讀音——翹舌音:趙、唇;前鼻音——廉、韓、唇;字形——廉(13畫)、庸(11畫)、唇
②分工試讀劇本,共同正音。注意“藺相(lìn xīang)如”“廉頗(pō)”“避(bì)讓”“侮辱(wǔrǔ)”及多音字“咽、背”等。
3.初讀劇本,了解劇情
指名學生讀第一幕,思考:
①這一幕的主要人物是誰?
②主要講了什么?
練習填空:( )不滿( )一味避讓廉將軍的處事方法。藺相如避讓廉將軍是因為( )。
指名學生讀第二幕,思考:
①這一幕的主要人物是誰?
②主要講了什么?
練習填空:廉將軍主動到藺相如府上( ),兩人終于( )。
三、精讀探究第一幕,體會人物形象特點
過渡:廉將軍為什么要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劇本第一幕。
1.默讀第一幕內容,看看廉將軍對藺相如做了什么?(“擋道”一句、侮辱的話均由課件出示)
①大人,別怪我多事,廉將軍一再擋我們的道,太欺侮人了,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②想我廉某人,自十三歲從軍起,為國家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多建奇功。而他藺相如,只不過是區區一個宦官門下的食客,仗著能說會道,憑一張嘴皮子就平步青云,有什么真本領?吾見相如,必辱之。
2.對廉將軍刻意刁難,藺相如是怎樣做的?勾畫、品讀。
①剛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將軍的車子嗎?要是我呀,才不讓他呢!
②那么大人為什么好幾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見到廉將軍嘛!
3.對于以上藺相如的怕或不怕,你們有何看法?引讀:
①……想當年,秦王那么厲害,您毫不懼怕,針鋒相對地跟他斗,唇槍舌劍,寸步不讓,多解氣!
a.這幾個成語,都理解了嗎?
b.這段話應該怎樣讀才解氣?
②……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廉將軍鬧翻了,后果將會怎么樣?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a.假如要給這段話前面加個括號以提示說話人的動作、表情或語氣等,你會加什么詞(認真地、慎重地)。
b.請你根據所加的提示語朗讀這一段話。
c.假如藺相如跟廉將軍鬧翻了,后果將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