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帶有濃郁的演講色彩的文章,記敘的是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發生的一段往事。本文以生動的事例敘述了兩度當選美國總統的林肯,雖然出身貧寒,但是,面對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的嘲諷,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寬容,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本文意在使讀者感受到林肯對自己父親深深的愛的心聲、為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自豪的心聲。
學情分析
縱觀全文,故事情節簡單,內容通俗易懂,學生容易理解。教學時不必拘于情節內容,更應著眼于林肯樸實真誠、富有張力的語言表達特色上,引導學生在賞識中品讀語言、構建語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尷尬”“卑微”“名門望族”等詞語的意思,并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懂林肯說的話,并體會其語言的特色性。
2、體會對比的寫法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對比品讀中領悟林肯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氣概和充滿智慧的人格魅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難點
1、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懂林肯說的話,并體會其語言的特色性。
2、體會對比的寫法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有關林肯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在上節課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指名學生回答)
2、教師引導學生說話。
二、在朗讀中感悟課文
1、林肯在參議院演講時,有參議員想羞辱林肯。(板書:羞辱)
2、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一看參議員是如何羞辱林肯的?(指名回答)
3、你從參議員的話中體會到什么呢?(明確體會:傲慢、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想致林肯于死地。)
4、在林肯受到那個參議員羞辱時,所以的參議員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大笑?
引導學生體會,并指名學生回答。
5、那么林肯是怎么說的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林肯的回答,做上記號。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小組討論、交流這一段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6、你覺得林肯是一個怎樣的人?
7、在林肯的回擊之后,參議員們此時此刻的態度如何?(板書:靜默)
8、在一片靜默中,林肯又說了什么話呢?
學生找出做上記號,并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受。
9、最后他對所有參議員說了什么呢?找出來,說說你的理解。
10、指名讀林肯說的話,全班齊讀。
11、這時參議員們為什么會給以林肯熱烈的掌聲呢?
小組交流、討論
12、林肯從一個鞋匠的兒子成為國家總統,他靠的是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
三、對話中感悟林肯的人格魅力
1、小組為單位表演對話。
2、感受當時的氣氛,對話中體會林肯的人格魅力。
四、學習最后一段
1、為什么說林肯是最有作為的總統呢?
2、找出林肯說的話,做上記號。(指名學生讀)
3、如何理解林肯說的話?從話中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