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這是錢學森心中所想,多么迫切想回國呀,讀出他的一顆迫切之心。
師:錢學森是在祖國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生: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有困難,沒有條件。
師:祖國當時的處境與錢學森當時在美國所享受到的優厚待遇形成了明顯的——
生:對比。
師:(引讀)錢學森誠懇地說:
生: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師:反復朗讀這段話,你從中對錢學森又多了哪些了解?
生:“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了。”可以讀出錢學森對祖國終于解放感到非常高興。
生:“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了”中的“終于”說明祖國從黑暗走向光明非常不容易,祖國急需建設。
生:“我們是應當回去的”說明錢學森不僅覺得自己應當回去,他還號召勸導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回去。
師:有感情朗讀這段話,讀出錢學森回國的堅定決心。
師:祖國剛從黑暗走向光明,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美國方面又是怎么對待錢學森回國的?
生: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師:這位美國海軍的話是什么意思?
生:錢學森是一個杰出的人才,他一個人就能抵得上五個師用處。讓錢學森回國,美國就少了一個杰出人才為美國服務,而中國卻多了一個杰出人才為國做貢獻。
(師補充介紹一個師相當于多少人,感受錢學森是個威力無比的人才。)
師: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經過5年的漫長歲月,在周總理的關懷下,終于在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歸程。
“終于”說明了什么?
生:錢學森克服重重阻撓,在周總理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才回到祖國。
師:齊讀第五段。
師:那么他回國后為我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小結):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他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當時還很貧窮落后的祖國,為祖國的火箭和導彈的研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回顧錢學森的一生。
(出示:
1911年,出生于上海
1929年,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
1935年,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航空專業
1947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教授
1955年,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
1964年,我國自行研制的中程導彈——“東風2號’發射成功
1982年,首次潛水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
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授予錢學森“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
此時,你想對錢學森爺爺說什么?
生:錢學森你真偉大。
生:錢學森,你是一個愛國之士。
生:錢學森,你愛祖國高于一切。
[點評:有吸納就有傾吐。一步步走來,學生心中已積蓄了豐富飽滿的語言和情感,需要傾吐的機會。這時,他們會盡情地抒發愛國的情感,表達對錢學森爺爺的崇敬之情,在贊美別人的同時凈化和提升了自己。同時,學生又一次站到了新的高度上認識和評價錢學森,真正學有所獲、學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