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3篇)
<錢學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感悟人物語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借助語言文字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中,我們認識了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學生讀題)
出示課件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對,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我們一起滿懷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
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文中的哪些話打動了你的心弦呢?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找一找錢學森說的話,并把它畫出來,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在旁邊寫上你的批注(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精讀感悟
1、 交流 。錢學森說的話你找到了嗎?把你找到的讀一讀。
我們先來看他說的第一段話。
2、 出示:“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指名讀這一段話。
(2)這一段話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呢?錢學森當時的環境怎樣?邊讀邊圈出有關詞語。
(3)同學們,錢學森當時在美國有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優越的工作條件,你能想象一下他當時在美國的生活嗎?(這里要突出講優越的工作條件))
(4)條件這么好,錢學森還一心想著回國,老師讀到這里,不禁要問:“錢學森,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你能選用下面的關聯詞語說說錢學森當時的想法嗎?
出示;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無論……都……是……不是……
(5)小結:是啊,汽車、別墅、豐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條件,但是這一切并沒能吸引住錢學森,他抵擋住了所有的物質誘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國,因為他心中有個信念時刻支撐著他:“我是中國人!我要為中國人民多做些事。”(板書:我是中國人!)
(6)他是帶著怎樣的感情說這句話的?自己再讀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一下他此刻的心情。
多么真摯的情感,你讀出了身在美國心系中國的錢學森的心聲。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錢學森說的這段話。
3、引導: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誕生了。這一年中秋節,身在美國的錢學森再一次說出了埋藏在心底很久的心里話。
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二段話。
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1)指名讀。
(2)聯系第三、四自然段的內容,錢學森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
(3)留學生是怎么勸的呢?
(4)教師描述:當時的中國經歷了多年的戰火,剛剛成立,一切都非常破舊,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搞科研的環境、設備,與美國提供的有著天壤之別,留學生的擔憂也不無道理,然而錢學森絲毫不嫌祖國貧窮,有句俗語說得好:“子不嫌母丑”祖國就是自己的母親,他毅然決然地想要回去改變祖國的面貌。
(5)再讀他的這段話,從他的話中,你讀出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6)我們是應當回去的,你怎么看待這個“應當”?
(7)小結:錢學森能毅然放棄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優越的工作條件,決心回國,因為他始終認為,齊讀板書:我是中國人! 為祖國建設出力是理所當然的。
(8)想一想,假如你是錢學森,說這番話應是怎樣的心情?
那就帶著你的激動,帶著你的誠懇,帶著你的堅決和果斷來讀一讀。
4、既然錢學森鐵了心要回來,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回國呢?這中間又發生了些什么。讓我們先來聽聽美國的一位高級將領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指名讀。
(1)這位將領的話你是怎么理解的?(五個師有多少人?錢學森至少趕得上25000人,由此可以看出錢學森對于美國又是多么的重要啊! “絕”字什么意思?他們會千方百計地阻撓,想象一下他們是怎樣阻撓的?)
(2)是啊,同學們想象的都有可能,他們會軟硬兼施,千方百計地阻撓錢學森回國。事實上,當時的美國政府確實也是這么做的。當錢學森提出回國后,他們非常恐慌,后來又非常的惱火,明里暗里對錢學森進行迫害,后來還卑鄙地找了個借口把錢學森抓了起來。當祖國得知這一消息后,周恩來總理馬上和美國政府進行交涉,經過5年的努力,錢學森終于從美國的束縛中獲得了自由,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出示錢學森歸國的畫面,
6、想到前方就是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讀
7、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生接讀第七自然段
8、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帶著我們全中華兒女的夢想飛向了月球,于是我們又想起了他——指讀課題
補充詩歌:
我們有偵察衛星
我們有運載火箭
我們有宇宙飛船
我們有洲際導彈
年初我們還搞過一次令敵人心膽俱裂的空間試驗!
啊,丹心照大漠
血汗寫艱難
啊,飛天夢已圓,
月球在召喚
一切空間科學成就
都離不開您啊
錢學森,
您給中國撐起了核保護傘
您給民族鍛造出倚天長劍
在音樂聲中播放《我的中國心》
三 課堂練習
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頭一定涌動著千言萬語,你想對錢學森說些什么呢?把它寫下來。
板書 19錢學森 (“中國導彈之父”)
優厚富裕 優越
我是中國人!
<錢學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錢學森的愛國之情。
2、聯系課外資料,結合具體的內容展開討論,理解錢學森是怎樣沖破各種阻撓,堅持回到祖國的。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讀出來。
4、進行寫話訓練,使讀、說、寫在課堂上合為一體。
教學重點、難點:
1、品讀課文,聯系課外資料,結合具體的內容,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錢學森的愛國之情。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做到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被稱為“中國導彈之父”的科學家——錢學森(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蘊含著錢學森的一份怎樣的情感?板書:愛國
3、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走進課文,走近錢學森,通過他的語言去體會他的愛國情懷。
二、精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錢學森說了幾句話,用直線畫下來,并讀一讀、想一想,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錢學森的愛國情懷,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寫上批注。
2、交流句一,出示:“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指名讀,交流。
2)補充資料:錢學森做任何事都是為報效祖國作準備,正如他在1935年離開祖國時,他就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在豺狼當道,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他日歸來為你的復興效勞。”
正因為錢學森心系祖國,所以他這樣說——齊讀句一
3)言為心聲,那么錢學森說這段話時他在美國的生活、工作、事業分別是怎么樣的?請大家快速地瀏覽課文的第2自然段,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
4)我們來交流一下
a、他當時在美國的生活是怎樣的?
①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
②你能想象他在美國有哪些富裕的生活?(汽車、洋房、錢財……)
③這就是一個詞富裕
④可當時的中國經歷了多年的戰火,人們吃不飽、穿不暖,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保障,也用一個詞貧窮
⑤但是錢學森放棄了——,毅然他選擇了回國,選擇了——。因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齊讀句一。
b、他在美國的生活是富裕的,那么在美國的工作條件怎樣呢?
①書上用了一個詞優越
②你又能想象他工作時又有哪些優越的條件?(一流的實驗室、先進的實驗器材、與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圍……)
③而此時的中國一窮二白,與優越相對應就是簡陋。
④但是錢學森放棄了——,毅然選擇了回國,選擇了——。因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齊讀句一。
c、他在美國能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都是因為他在事業上的成功。從哪里看出他事業是成功的?
①他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②介紹馮·卡門:馮·卡門是美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教授,被稱為“現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飛行之父”。
③理解“最得意”“最得力”:由于當時中國貧窮、落后,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是被人瞧不起的。而錢學森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這兩個“最”字,意味著——錢學森出類拔萃、異常勤奮,意味著——錢學森深受馮·卡門教授的器重,意味著——錢學森在馮·卡門教授身邊前途無量。
4但是錢學森放棄了——,毅然選擇了回國,選擇了——。因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齊讀句一。
5)盡管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厚的待遇,擁有——富裕的生活,擁有——優越的工作條件,擁有——恩師的器重,可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齊讀句一
6)在這么優越的條件面前,錢學森都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意,這就是——富貴不能淫(板書)
淫,迷惑的意思。
3、過渡:錢學森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一心想回到祖國去。新中國成立后,他的這種愿望變得更加強烈起來。
4、出示、交流句二: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1)自由讀讀這句話,再圈圈畫畫,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愛國之情。
“日夜盼望”:錢學森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
“終于”:錢學森盼望新中國成立已經很久了,他等待回國施展抱負已經很久了。
“應當”:應當是什么意思?(理所應當、天經地義)“應當”這兩個字,讓我們看到了錢學森把回國看成是一種職責,一種責任。這就是他,一個炎黃子孫的真情流露。正因為我們日夜盼望著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現在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所以我們——是應當回去的;正因為祖國現在很窮,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創造,所以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2)讀到這里,我們不禁想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誰來讀好這份沉甸甸的情感。指名讀、齊讀。
5、錢學森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1)剛成立的新中國是什么情況?
1是呀,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錢學森這時候回去搞科研,不是只怕有困難,而是一定有困難。然而錢學森卻誠懇地說——齊讀句二
2他的這份愛國情并沒有祖國貧賤而動搖,這就是——貧賤不能移(板書)
6、然而,這回去的道路卻充滿坎坷,錢學森的回國之路遇到哪些困難?
1)出示句三: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1從美國將領的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2你知道一個師有多少人嗎?猜猜看。
③我來告訴你們吧,部隊的編制分甲、乙兩種,乙種師5000人是一個師,甲種師一個師就是10000人,你們說五個師相當于多少人?
④是呀,錢學森一個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可以說是“以一人之力換一國之力”。你們說,錢學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力量無比的人!偉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著燈籠難找的人!像神仙一樣的人!)(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⑤就是這樣一個人,海軍將領能放他嗎?美國能放他嗎?你從哪個字看出來的?(絕)那么,美國會怎樣把他留下來呢?
6是呀,一個“絕”字變成了種種誘惑,種種阻撓。而錢學森當時所遭受的迫害遠不止這些。
7介紹當時背景。
8這樣的日子有多長?是一天嗎?是一個月嗎?是一年嗎?整整——五年哪!對錢學森來說,這是一個怎樣的五年?
9五年,整整262,8000分鐘啊,這么漫長的等待,對于一心想回國的錢學森來說可真是——(度日如年、望眼欲穿、倍受煎熬……)
10可是,為了生命中最深情的回歸,雖然這五年錢學森飽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這就叫——威武不能屈(板書)
5、(音樂起)師述:五年的等待沒有白費,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歸國的航程。他深情地眺望著水天一色的遠方,(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呀!
1)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2)交流:
“魂牽夢繞”:理解意思,說明錢學森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
“火箭的艙壁”:錢學森歸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飛到祖國的懷抱。
3)齊讀這句話。
4)如果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這一小節應放在哪里?
5)那現在為什么放在文章的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倒敘手法的運用,引起閱讀的興趣)
三、總結全文:
1、是啊,正是因為這份愛國情,所以錢學森回來了,李四光回來了,華羅庚回來了,鄧稼先回來了,吳文俊回來了,郭永懷回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愛國留學生回來了……
2、此刻,有一首旋律在耳畔響起,播放《我的中國心》,屏幕出現歌詞。
3、正因為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所以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人自豪地說——齊讀句一;正因為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所以一個又一個留學生深情地說——齊讀句二。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孟子的這句名言——指板書,齊讀。
四、作業。
仿照“作家卡片——巴金”,根據今天的學習和你所搜集的資料,寫一寫“科學家卡片——錢學森。”
板書設計:
19、錢學森
(愛國)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錢學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2——6自然段,抓住錢學森說的兩句話,體會錢學森的拳拳愛國心,濃濃骨肉情。
3、學會描寫人物的語言,學習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4、學習倒敘的寫作方法,體會倒敘寫法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錢學森的拳拳愛國心,濃濃骨肉情。
2、學會描寫人物的語言,學習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3、學習倒敘的寫作方法,體會倒敘寫法的好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上一節,我們初學了《錢學森》一文,對錢學森有了初步的了解,誰能用一句話介紹他?
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品味人物的語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誦讀感知,體驗人物情感
1、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錢學森說的話,用橫線劃出來。
2、這是人物的語言描寫。課文中的人物語言最難讀,怎樣才能讀好呢?首先,我們要看看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先來看第一段話,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3、簡介馮·卡門(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超聲速時代之父”,是美國空軍科技的奠基石。)
“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從這段語言文字中發現了什么?從兩個“最”讀懂了什么?(錢學森很出色、有才華、學有成就等)
這么出色的錢學森留在這么著名的馮·卡門教授身邊,意味著錢學森將得到些什么呢?……
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可是錢學森卻選擇了回國。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錢學森呢?
錢學森怎么回答的?(示: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誰來讀錢學森的話,注意此時你就是錢學森。板書:我是中國人
你從錢學森的這句話中感受到他怎樣的情懷?板書:拳拳愛國心
中國才是他的家。是祖國的山山水水養育了他。他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他的心聲吧(齊讀)
4、錢學森的第二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示: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齊讀留學生說的話)你對這些中國留學生有什么看法?
其實中國留學生說的話是有道理的。當時中國剛解放,的確很落后,開展科學研究實在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錢學森毅然地選擇回國是非常了不起的。
輕聲讀讀這句話,你認為這段話中哪些詞用得好呢?“終于”寫出這一天來之不易,寫出錢學森激動、喜悅之情。“應當”是什么意思?從“應當”一詞讀出了什么?指導朗讀這個句子。
5、同學們,你們覺得還有誰會來勸錢學森不要回國呢?他會怎么勸呢?
引讀:錢學森認為回國是義務,回國是責任;是對祖國培育之恩的回報。所以不管誰來勸,他總是說——(齊讀第一處)
不管怎么勸,他總是誠懇而堅定地說——(生齊讀第二處)
6、正是這拳拳愛國心,促使錢學森踏上了回國的征途。請同學們細細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還有什么牽動著錢學森回國的情思?
思鄉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
板書:濃濃骨肉情
三、抓住側面描寫,體會回國艱難,襯托偉人不凡
師:這濃濃的骨肉情使錢學森牽腸掛肚啊!正是這拳拳愛國心,濃濃骨肉情,才促使錢學森毅然回國。但是,他的回國路充滿了艱辛,真可謂一波三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說)請看:(示:“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這是誰說的?
當時美國部隊的編制分甲、乙兩種,甲種部隊一個師10000人,乙種部隊一個師5000人,五個師至少是25000人,一個錢學森至少抵得上25000人,真是個了不得的人!
怪不得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齊讀
讀好這句話,關鍵要讀好哪個詞呢?“絕不能”什么意思?態度極其堅決的
這句話也是人物語言的描寫。描寫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課文的主人公是錢學森,所以對他的語言描寫是——(正面描寫),而這個美國海軍的高級將領的語言是(側面描寫)。其實文中還有一處語言描寫也是側面描寫,找找是誰的語言?(留學生)
側面描寫有什么作用呢?(對比、襯托)
美國政府為了留住錢學森,讓他繼續為美國服務,他們會怎么留呢?
是啊,他們會軟硬兼施,千方百計阻撓錢學森回國。事實上,當時的美國政府確實也是這么做的,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把錢學森關進牢里,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引讀:一刻也沒有動搖過。經過五年的漫長歲月,在周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五年漫長的歲月”對一心要回國的錢學森是怎樣的五年啊?度日如年、寢食難安、望眼欲穿
在中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美國政府被迫同意錢學森回國了。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倒敘寫法,
如果按時間順序寫,第一自然段要放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要把這段放開頭呢?
師:這種寫法叫“倒敘”。把后面的內容提到前面來寫,起突出、強調的作用,增強表達效果,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大家在作文中也可以學習這種寫法。
五、小練筆
通過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他憑著堅定的信念,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回到祖國,為我國的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被評為“2007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請同學們為他寫一段頒獎詞吧。
交流
六、總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通過品讀人物語言,感受到了錢學森那拳拳愛國心,濃濃骨肉情。我想,《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最能表達他的心聲: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因為——(學生齊讀)我是中國人。像錢學森這樣學成回國,報效祖國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你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一兩個這樣的故事。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