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歷屆學生反映本文很美,愛讀,但似乎沒什么抓手(老師們也都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六年級學生找出文中的船、橋并概括特點,找到規矩,分析緣由,不學已會。散點式景物分析水鄉的風情,總結童真童趣,總覺得是散落的珍珠,項鏈未能成形。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3自然段。
2. 從景物(場景)的選取和處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從景物(場景)的選取和處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做描述練習
1.明確要求:
a部分學生看圖片,描述景物。
b每張圖片播放30秒,學生對圖片中的景物進行描述(限時1分鐘,力求抓住特點,準確描述。)
c部分學生聽完描述后,觀看圖片。
2.實物投影播放紹興烏篷船和紹興的橋圖片(圖片上不注明船和橋的名稱)
3.做描述練習。(船、橋各做一次)
4.簡單評價,引入新課
二、明確目標
三、簡單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小組內交流。個別資料,如有必要,可請求向全班展示)
1.紹興地理位置及特點 2.紹興的船和橋
四、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同學們已讀過《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思考:1.本文寫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們的什么特點?
2.文題改為《紹興的船紹興的橋》可以嗎?說說你的理解。
3.討論交流
a小組交流
b展示匯報
教師適時點撥,交流問題1時可聯系描述練習。交流問題2時提醒孩子,文中的船夫船技一段和橋頭聽故事一段怎樣看?
至少該形成共識:本文選取了水鄉特有的事物——船和橋,但未作具體描述(有如練習式的)。它們作為水鄉生活相伴相生的典型事物,是童年生活揮之不去的意象,是和諧的水鄉生活和童真童趣的縮影。
五、重點賞讀3、4段
1.找到坐船規矩,關注明了坐船規矩后的所見所聞(可勾畫相應的詞句)。
2.配上優美的音樂,屏幕上出現相應的文本圖片,教師感情飽滿地范讀。學生感受文本的情感內涵,期待心靈的勾通,與作者產生共鳴。
思考:作者筆下的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聯系紹興孩子的生活,體會到了什么?
3.交流
預設
a“啊,水好清啊,風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鏡面上滑過去,滑過去。篷頂上簌簌響的是什么?那是掛向水面的柳條。江面上片片粉紅色的是什么?那是隨水漂走的桃花瓣兒……”
想象水鄉的美麗風情,感受孩子們涌動的心、流動的情,體會內心的沖動和快樂。
b“兩只黝黑黝黑、腳底長滿老繭的腳一年四季不穿鞋,踩在一把沉重的大木槳柄上,熟練地一伸一縮,技巧一點兒也不亞于雜技演員!
認識船夫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到船夫也是江南水鄉一道亮麗的風景,多角度去感受水鄉之美。
聯系a、b想象畫面,說說紹興的孩子生活是怎樣的。
(讓學生體會到紹興的烏篷船是柔和的、是靈動的,是快樂的,是充滿情趣的,是童年的“伙伴”,是水鄉孩子的“搖籃”……童年的水鄉生活是清新、和諧、愉快的)
4.帶著領悟朗讀3、4段,背誦3自然段。
六、小結,布置作業
1.預習寫橋和橋頭聽故事片段,思考作者意在表達什么?
2.閱讀馬業文的《快樂的足球賽》、魯迅的《社戲》,從景物(場景)的選取和處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